(轉貼)宗教的虛空與全然無望 XD

2009年12月30日星期三
第四篇 宗教的虛空與全然無望

在本篇信息中,我們要說到在宗教徒被定罪裡所顯示宗教的虛空,(二17~三8,)以及在普世的人被定罪裡所顯示的全然無望。(三9~20。)如我們所指出的,保羅論到定罪的四方面:一般的─對人類,專一的─對自義者,特別的─對宗教徒,總括的─對普世的人。這是非常有意義的。從神定罪的這些方面,我們能看見四件事:邪惡的根源、約束的路、宗教的虛空、以及全然無望。

壹 宗教徒被定罪─宗教的虛空

首先,讓我們來看宗教的虛空。人類的文化是人類最好的發明,在這文化裡首要的一項是宗教。宗教是人類文化的頂點。人的文化需要宗教,因為沒有宗教,文化便是粗野的。宗教若從人的文化中除去,文化就流於粗野。所以,大多數人都尊重宗教。

在人類當中兩個最好的宗教是猶太教和基督教。這兩種是典型的宗教,是真正、健全、且基要的宗教;二者都出於同樣的源頭,就是聖經裡神聖的啟示。隨著這兩個宗教,有回教,是猶太教的倣冒品。猶太教是回教的源頭。回教的聖書可蘭經,實際上乃是模倣舊約聖經,但其內容曾被更改,以傳播謊言。可蘭經甚至說到基督,說祂比穆罕默德更大。照可蘭經說,基督從未被釘十字架。當人企圖將祂釘在十字架上時,有天使降臨,將祂接到天上。可蘭經甚至告訴我們,這位耶穌要回來。所以,回教及其聖書可蘭經,顯然是倣冒品。

嚴格說來,除了猶太教、基督教、和回教這倣冒的宗教以外,沒有其他的宗教。佛教不是宗教,乃是無稽之談。宗教教導人敬拜神,但在佛教裡根本沒有神。你也許問儒教如何。孔子的教訓不是宗教,而全然是倫常的教導,與神無關。在儒家的經典作品中,孔子可能只題到神一兩次,稱之為『天』。我們不該認為儒教是宗教。在這地上只有三個宗教─猶太教和基督教這兩個真正的宗教,以及回教這倣冒的宗教。

甚至這兩個真正的宗教仍然一無所有,只有虛空。我們不需要宗教,我們需要活的人位。我們不需要與神有關的事物,我們需要神自己。我們不需要敬拜神的方式,我們需要神這活的人位進到我們裡面。神賜給我們聖經,祂無意賜給我們宗教。神的心意是要藉著聖言,將祂自己啟示在我們裡面,而不是要有宗教的形式。然而,古時的猶太人本於舊約而建立宗教。然後基督教又建立更強的宗教,因為牠比猶太人多二十七卷書。猶太人只有三十九卷書用以建立宗教,基督教卻有六十六卷書;因此,基督教建立了更強的宗教。然而,宗教越強,內容就越虛空。

我知道我這樣說也許會得罪一些人。基督教這辭,許多基督徒聽來很甜美、寶貴;人說基督教是虛空,就得罪他們。你若因此被得罪,就證明你極其熱心宗教。我不是說基督是虛空,我也不是說基督徒是虛空,但我堅決斷言基督教是虛空。任何『教』都是虛空,包括『召會教』。召會是寶貴的,但你若把召會加上『教』,召會就成為虛空。我們要基督、基督徒和召會,但我們不要任何『教』。這不是我的教訓。我們若回到新約裡純正的話,就會找著基督一辭與基督徒一辭。(徒十一26。)然而,基督教或聖誕節這些辭不在聖經裡。『教』和『節』已加到基督身上。聖誕節是虛空;人把燈掛在小樹上,那是『教』和『節』,那是虛空。我們必須提防宗教:宗教乃是虛空。

一 有外面的名稱

現在我們要來看關於宗教之虛空的幾件事。第一,宗教有外面的名稱。(羅二17。)最近,我去理髮店理髮。理髮師談到參加聖誕彌撒。我趁機問他多少人參加。他說,『你知道,這只是宗教義務。有些人一年一度在聖誕節的時候參加彌撒。』這裡我們看見宗教虛空的例子:一年一度參加彌撒,盡宗教義務,以保持天主教徒的名義。這是怎樣的信徒?乃是徒有外面名義的信徒。你若在靈裡是實際的,就表示你是真信徒;那是美妙的。然而,你若缺少實際,只保持外面的名稱,就算不得甚麼;那是虛空。

二 在外面的知識上認識神

宗教虛空的第二方面是在外面的知識上認識神。(二17~18。)僅僅在外面的知識上,在外面的字句上認識神,乃是虛空的。我們需要對神有裡面的認識,在我們靈裡的認識,擴展到我們全人裡的認識。我們需要對神有這樣一種裡面、主觀的認識。

三 外面有聖經

宗教虛空的第三項是外面有聖經。(三2。)猶太人和基督徒都有聖經,但聖經對他們許多人成了迷信的書。他們迷信的持守聖經。有些基督徒曾告訴我,他們身邊若沒有聖經,晚上睡覺就會害怕。他們若不把聖經放在枕頭邊或桌子上,晚上睡覺就沒有平安,他們以為聖經會使鬼離開他們;這是迷信。有的基督徒以古怪的方式用聖經尋求引導。他們打開聖經,手指指著某處,就隨從所指經文裡所給的引導。我曾聽說一個迷信的人,他打開聖經,隨手一指,指著的那一節乃是說,猶大出去弔死了。(太二七5。)我不知道他怎麼辦。這樣應用聖經很可怕,完全是迷信。這些虛妄的實行都必須拆毀。

當然,大多數正統的猶太人和真基督徒不是這樣迷信的應用聖經,但他們沒有又真又活的接受聖經。他們在意字句的教導,卻不在意基督這活的人位。在約翰五章三十九至四十節,主耶穌告訴猶太宗教徒,他們為著知識查考聖經,卻不肯到祂這裡來得生命。今天許多基督徒也是這樣。因此,聖經在生命和實際上,對他們沒有多少意義。

四 持守外面的字句形式

有些熱心宗教的人持守外面的字句形式。(羅二27~28。)以受浸為例,許多親愛的基督徒固守他們關於水浸的觀念。我自己照著聖經非常贊成水浸,我絕不會用灑水給人施浸。然而,受浸這件事幾乎完全成了僅僅外面的形式。我們必須避免一切外面的形式。保羅告訴猶太人,他們的割禮若僅僅是外面的,就不是真的。真割禮是裡面的,在心裡,也在靈裡。我們可將同樣的話應用到受浸,因為就一面說,受浸頂替了割禮。在舊約裡有割禮,在新約裡割禮由受浸頂替了。只要割禮僅被當作外面的形式實行,就不是真的,照樣,受浸若只是外面的,也絕不會是真的。原諒我說,幾乎所有的受浸都已墮落到外面的形式裡。

我能從自己的經歷說明這事。首先,有一位牧師用幾滴水給我行了點水禮,後來我領悟這是錯的,是不合聖經的。然後,由一位弟兄會教師在海裡給我施浸。此後,有人告訴我,在海水而不在淡水裡受浸是錯的。照他們說,人應當跟從耶穌的榜樣,在河裡受浸。接著,可能另一位牧師會爭辯那仍是錯的,因為不是在約但河裡。至終我領悟,即使人在約但河裡受了浸,別人也會告訴他們那是錯的,因為他們沒有在耶穌本人受浸所在的地點受浸。爭辯是無止境的,批評也是不公平、不合理的。

關於受浸這事,人們爭辯、爭論了許多世紀,因為他們固守外面的形式。有些人,像貴格會和賓路易師母(Mrs. Penn Lewis),拒絕用外面、物質的浸。雖然我不贊同這點,但我警戒你不要注重照你看為正確的形式。你不是主,我也不是。無論你在熱水或冷水裡,海水或淡水裡,河裡或海裡,一次或數次受浸,僅僅外面的形式算不得甚麼。我們需要裡面的實際。我不鼓勵你把任何事情當作形式實行。我們不該執著於任何形式,卻該專注於實際。

五 缺少靈中內裡的實際

宗教是虛空,因為缺少靈中內裡的實際。(二29。)羅馬二章二十九節說,我們的所是,我們的所作,以及我們的所有,都必須在靈裡。你若是猶太人,並且受割禮,你的割禮必須在靈裡。你若是基督徒,並且受浸,你的受浸必須在靈裡。一切都必須在靈裡。當然,這裡的靈是人的靈。為甚麼一切都必須在我們的靈裡作?因為我們的靈是我們裡面神所能居住的地方。靈是神能為我們行動的地方、立場。你若是在你靈裡的基督徒,這就是說,你是有神的基督徒。你若在你的靈裡行動,這就是說,你與神一同行動。沒有神,一切都是虛空的;有了祂,一切就都是實際。所以,我們必須回到我們的靈裡。我們若愛別人,必須在我們的靈裡愛他們;不然,我們的愛就不是真的,而是耍手腕的愛。然而,我們若在我們的靈裡愛,我們的愛就有神。你們作丈夫的告訴你們的妻子,你們愛她們;你們需要用你們的靈這樣說。你們的愛若不是在靈裡,就是欺騙、耍手腕的愛。許多作妻子的被丈夫耍手腕的愛欺騙了。我若對你說話,我必須在我的靈裡說,這話纔是有神的話;不然,那就是外交辭令。我們的靈是神能藉以摸著我們,我們也能藉以摸著神的器官。我們所是的一切,我們所作的一切,都必須在我們的靈裡。這不是宗教,這乃是實際。

六 行惡像非宗教徒一樣

至終,熱心宗教的人與非宗教徒行同樣的惡。(二21~22。)似乎熱心宗教的人與非宗教徒之間沒有不同;所有的人都一樣。雖然猶太人熱心宗教,他們的行為卻比外邦人更壞。

在關於宗教徒被定罪的這一段,我們看見宗教算不得甚麼,宗教乃是虛空。所以,我們必須離開宗教,與牠無分無關;我們需要三一神活的人位。

貳 普世的人被定罪─全然無望

現在我們來到普世的人被定罪,這定罪揭示出全然無望的光景。(三9~20。)世人的情形是無望的,不要想去醫治、改正或改良。放棄你的盼望,世人的光景是無可救藥的。

在羅馬書這一段,保羅描繪人是全然邪惡的,並題出好幾項證明,說出世人的光景是無望的。沒有一個人尋求神,沒有一個人明白神。(三11。)都是偏離神,一同變為無用。(12。)沒有義人,(10,)沒有行善的。(12。)換句話說,沒有一個義人,也沒有一個善人。你知道義人與善人之間的不同麼?我若為你工作一個月,月薪五百元,而你拒付,你就是不義的。然而,你若照付,你就是義人。我若根本沒有為你工作,而我需要時,你給我五百元為禮物,那是恩典的行動。你若這樣作,你就是善人。然而,保羅說,在普世的人中,沒有一個人是義的,也沒有一個人是善的。你信這話麼?我信。我們不該以為自己是例外。沒有一個人是義的,沒有一個人是善的。所以,每個人都伏在神的審判之下。(三19。)世人的光景是全然無望的。

我們得救以前在那裡?我們都在神公義的審判之下。我們每個人都是錯的,我們沒有一個人尋求神或明白神。我們每個人都是偏離正路,一同變為無用。我們沒有一個人是義的或善的,我們都在神公義的審判之下。藉此我們能看見世人無望的光景。

我欣賞保羅的寫法。在關於定罪的這一段,我們看見邪惡的根源、約束的路、宗教的虛空、和世人無望的光景。這裡保羅關於定罪這一段的結語乃是:普世的人都伏在神公義的審判之下。我們若未得救,我們會在那裡?我們會是甚麼?我們會是在神審判之下無望的人。不論我們所作、所有和所是的是甚麼,我們都在神公義的審判之下。我們都領悟,我們需要神的救恩。關於定罪的這一段,為神的救恩鋪路,並為人進入神的救恩開門。無論我們是誰,我們都需要基督;我們需要基督同祂的救贖。

保羅在關於定罪這一段的用意,乃是要豫備道路,好把基督供應到我們裡面。保羅福音的終極目標,乃是要將基督供應到我們裡面。我們來到羅馬八章,就會找著一節說,『基督…在你們裡面。』(10。)這是保羅的目標。無論我們是人類中的一員、一個自義者、一個宗教徒、或一個世人,我們都需要耶穌。我們的需要是在我們的靈裡。我們不該留意外面的事物或外面的作為,卻該將自己轉向靈。在靈裡我們會遇見基督,在靈裡我們會享受基督。保羅關於定罪的這一段話,乃是為我們接受基督鋪路,並為基督進到我們裡面開路。

(from : http://www.lsmchinese.org/big5/07online_reading/lifestudy/read.asp?no=06-04)

(轉貼)虛 空 (基督教看法) <----另一角度看,有趣 XD

虛 空
 

前 言

讀經:“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傳1:2)

請我們注意末一句,“凡事都是虛空”。這是一個王對人生的結論,意思是,人的一生,結果是一個“空”。也許你會說:“別人的一生可能撲個空,而我的一生,準能成就大業,得大名,發大財,人生實在有意義極了。”但請你記住,你年輕時倒可以這樣說,及至你將要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你就會歎息,愁苦,抓不住任何可靠實際的東西了!除非你相信耶穌,接受做你的救主,否則你總會感到人生實在是虛幻的!

聖經中有一卷書——傳道書,專門講論人生的虛幻。這本書只有十二章,提“虛空”二字共32次,“日光之下”28次,一個人在日光之下所勞碌的就是虛空。

佛教對世界的看法是“空”的。他們說:“金也空,銀也空,死後何曾在手中,妻也空,兒也空……。”佛教的人生觀是悲觀的,他們是厭世的,因而他們要上山修道,看破紅塵,脫離凡間,他們認為人生就是痛苦——生、老、病、死——苦;富貴的、做了王的、也要經受生、老、病、死——苦。他們認為人死了就要投胎,按我們今生的善惡決定做人的等級或做王、或做乞丐,甚或做禽獸,這就是輪回。來世做貧賤者固然痛苦,就算投了王胎,當了皇帝,也免不了生、老、病、死,一個字,就是“苦”。他們的目標,不是投個好胎,而是要“寂滅”。這就要修行到頂峰——入 “涅槃”,即不生不滅。要達到入涅槃,就得修行“止於至善”。他們原來不是說人死了,不是到地獄就是上天堂,這是後來才產生的,他們修行的目的就是寂滅,也不做人,什麼也不做,那就不再受痛苦了。他們承認世界上一切皆空,但他們沒有一個辦法來彌補這個“空”。基督徒看世界也是虛空、痛苦。但我們不是厭世派。我們的人生觀是樂觀的,因為我們找到了至寶——基督,一個人沒有神,離開神,是何等的空!正如初生的嬰兒沒有父母是何等的痛苦一樣。在日光之下,一切只是捉影捕風,“我見日光之下所作的一切事,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傳1:14)“虛空”和“空虛”是一樣的意思。捕者捉也,我們一切所作的,有如“捉風”,風怎能捉住呢?捉來捉去,還是一個空。

人活著到底為什麼呢?李白豈不是說:“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人生有如作夢,夢是虛幻的,快樂的時日到底有多少呢?



第一章 人生的虛幻

人活著到底為了什麼呢?換句話說,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呢?現在我們不是說基督徒人生的意義,我們乃是說世人人生的意義。沒有神的人,他們的人生意義不外乎以下幾點。

一、吃喝

古人說:“民以食為先”,也有人說:“民以食為天”。神造食物,本來是要給人享受的。“耶和華神使各樣的樹從地裏長出來,可以悅人的眼目,其上的果子好作食物……。”(創2:9)自從人類犯罪以後,“吃喝”就成了生存的必要條件。頭一人犯罪就是在食物上犯了罪的,今天多少人為了“飲食”犯罪,犯大罪,甚至喪了命呢?“人的勞碌都為了口腹,心裏卻不知足。”(傳6:7)有人說:“辛辛苦苦為兩餐”。真是為了口腹。對於失業的人來說,他們感到非常痛苦,因為找不到工作,就得不到飽暖。人犯了罪,要勞動才得食!“你必汗流滿面,才得糊口。”(創3:19)

辛辛苦苦是為了食,食是為了生存,生存要工作,工作又是為了食。我們的口腹真是個無底深潭,今天要吃,明天又要吃,天天吃,吃了還要吃,直到死了才停止。吃喝是為了不死,但吃吃喝喝也無法免去死!貧窮的人吃得差些,但他們也想吃得好些,所以他們要向上爬,他們得了錢就可以吃些好的。有錢的人,可以補身,也可以多吃美味,他們任意揮霍,他們只知“今朝有酒今朝醉”。慈禧太后在王室裏,每天花200兩白銀來吃喝。其實吃喝,除了維持生命,補養身體,貪圖美味,還有什麼呢?補養身體,補到後來還是死了。美味也只不過幾分鐘以至一個小時,以後又沒有了。人生就是為了吃喝嗎?所羅門王說:“論到吃用、享福,誰能勝過我呢……這也是虛空,也是捕風。”(傳2:25-26)“並且他終身在黑暗中吃喝,多有煩惱,又有病患嘔氣。”(傳5:17)吃喝是很假的,吃了喝了又沒有了。買一件用品,還可以用幾年,吃喝一下子就完了。一件虛空的事竟成了全世界人日以繼夜追逐的目標!

二、玩樂

吃喝是一件樂事,玩樂也是一件樂事,這是一般人所追求的。我們知道:要玩樂就得用錢,貧窮人連養生也成問題,怎能談玩樂呢?只有富足的人才能有玩樂的機會。不過,這多是很容易犯罪的:淫亂、醉酒、賭博、吸毒,固然不是正當的玩樂,這是罪。但有些娛樂都會導致我們犯罪的,本來看電影、看電視不是罪,但多少人就是在這娛樂上犯了罪。最近英國很多青年人沉迷於電視、不讀書,不務正業,漸漸變壞。就算不犯罪,也是虛空。很多人喜歡看電影,看小說,看完之後哭一場。他們被電影和小說所感動,所說所影的一個悲慘的結局,能使我們同情,但不能解決我們人生的虛幻。只有信耶穌,才能解決你的悲苦。這是千千萬萬基督徒的經歷。

旅遊也是一件樂事。他們有很多錢,無處花費,便旅遊取樂,這當然是件正當的事,不是犯罪。但人生就在這些事上取樂,了結一生嗎?所羅門是最繁榮的一個王,他寫了一本傳道書,一直在歎息人生的虛幻:“我為自己動大工程,建造房屋,栽種葡萄園,修造園囿,在其中栽種各樣果木樹,挖水池用以澆灌嫩小的樹木。我買了仆婢,又有許多牛群羊群,勝過以前在耶路撒冷眾人所有的。我又為自己積蓄金銀和君王的財寶,並各省的財寶,又得唱歌的男女和世人所喜愛的物,並許多妃嬪……後來,我察看我手所經營的一切事和我所勞碌所成的功,誰知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在日光之下毫無益處。”(傳2:4-11)玩樂享受只能麻醉我們,並不是人生的意義。這也不能解決我們人生的痛苦。

三、追求智慧知識

我們讀書,這是追求知識。一個有智慧有知識的人可以大有作為。我也是很愛知識的,但一個沒有信仰的人,知識能否滿足他呢?智慧是可以鍛煉的;知識是可以追求的,但這不是我們做人的目的。有人很喜歡讀書,手不釋卷,真是“秀才不出門,也能知天下事”。但有人只是讀書、讀書,他們讀死書,死讀書,甚至於讀書死。完了!這又有什麼益處呢?書呆子,什麼都沒有經驗!至於那些有知識又有經驗的人,他們可以成大業,又何嘗不歎息人生虛幻呢?所羅門是一個很有智慧的王,南方女王不遠千里到訪,為要領教他的智慧,但請聽所羅門的話:“我心裏議論說,我得了大智慧,勝過我以前在耶路撒冷的眾人,而且我心中多經歷智慧和知識的事,我又專心察明智慧、狂妄和愚昧,乃知這也是捕風……。”(傳1:16-18)箴言書和傳道書都是所羅門寫的。箴言書是一本智慧的書,凡遵行神的道的人都有真智慧。傳道書說:在日光之下,世人所追求的智慧和知識,不過是捕風而已。有智慧和知識的人,如果沒有神,心靈是虛空的。難怪許多科學家都要相信真神。例如:牛頓、愛迪生、愛因斯坦等等,他們都是基督徒。有智慧有知識而沒有基督,就是“捕風”。

四、為名

有人認識到:如果人生只為吃為喝,是很卑下的,他們追求名譽和地位。好吃是人的本性,為名也是人的天性。有些人甚至用錢買來虛名,但真才實學而成名者實在是不容易的。能流芳百世者能有幾人?恐怕很難輪到自己的頭上。有不少人不爭利但爭名。他們要做有存留價值的工作,因此就要勝過對手,出人頭地,結果引起對方的嫉妒,招來禍害,至少也被奚落。“我又見人為一切的勞碌和各樣靈巧的工作,就被鄰舍嫉妒。這也是虛空,也是捕風。”(傳4:4)“靈巧”二字可譯作“ 成功”。多少人為了自己的成功,招來別人的嫉妒。至於順利成功的,就沒有幾人。他們到後來又怎樣呢?名利也是虛假的,一切皆空!另有一些人追求名譽沒有什麼盼望,縱然有盼望也沒有什麼安慰,倒不如走另一個極端,作一個愚人,不貪求什麼,只顧吃自己的飯就是了。“愚昧人抱著手,吃自己的肉;滿了一把,得享安靜,強如滿了兩把,勞碌捕風。”(傳4:5-6)

五、為財

有人認為“金錢萬能”、“有錢能使鬼推磨”、“人為財死”,這都是反映人的思想。我們都想發財,但真能發財者有幾人!有人由正路發財,也有人(為數不少)想盡辦法要得橫財,因為做正當工作發財的不多,所以就用發橫財來滿足自己的欲望。可是當我們得了財富以後,還是不滿足的。總之,錢財越多越好。多年前,英國有個窮漢子得了頭等彩票,一下子贏了70多萬英鎊,但幾個月後,他突然自殺了,留下一句遺言:“我咒詛我贏獎的那一天”!原來他中獎以後,頓成巨富,不再出賣勞動力了。自己搞了幾盤生意,生活奢糜好賭,揮霍無度,短短幾個月後,生意失敗,債臺高築。從貧變巨富容易,要他再變窮漢就難了。所以,他自殺了。錢財多得很也是虛空。請聽經上的話:“貪愛銀子的,不因得銀子知足;貪愛豐富的,也不因得利益知足,這也是虛空。貨物增添,吃的人也增添,物主得什麼利益呢?不過眼看而已……我見日光之下,有一宗大禍患,就是財主積存資財,反害自己;因遭遇禍患,這些資財就消滅。”(傳5:10-14)一個人貧窮就想發財,但當他發了財之後,他又怕被人劫掠。手中有幾百萬元,被劫掠一空還是小事,最怕就是謀財害命!從前有一個財主,被強盜用手槍指著,問他:“要錢還是要命”,他舉起雙手說:“我兩樣都要”。這是世人的寫真。有命無財不好過,有財無命等於零,他兩樣都要,結果兩樣都失掉。“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有錢的人,他的命就貴重了。可是有錢人的生命比貧窮人的生命危險得多呢!我們做人的意義就是為財嗎?這就太沒有價值了!
(20091230 2300)

六、為健康長壽

“人若生一百個兒子,活許多歲數,以致他的年日甚多,心裏卻不得滿享福樂,又不得埋葬;據我說,那不到期而落的胎比他倒好……那人雖然活千年,再活千年,卻不享福。眾人豈不都歸一個地方去嗎?”(傳6:3-6)我們吃得好,除享受之外,主要還是為了健康。一個健康的人,不僅少受病痛之苦,他還可以延年益壽。人活著是怕死的。醫學發達,怪病百出。醫學只能治病,延長壽命(姑且這樣說),但絕對不能叫人不死。一個人活到70歲,又想活到80歲、90歲、 100歲,他總是不願死的,越有錢的人越怕死,年老多病的人不願死,年輕力壯的人不願意老,貧窮而有智慧的少年人,勝過年老不肯納諫的愚昧王。

“……我見日光之下一切行動的活人,都是隨從那第二位、就是起來代替老王的少年人。”(傳4:13-15)難怪秦始皇要找長生不老的仙藥。他(包括人類)不願死,更不願老。結果怎樣?他還是死了。人人都希望長生不老,一直過著青春的日子。這是空想。我們為這個目標去奮鬥,到頭來就會覺悟,這也是虛空。

七、為人類謀幸福

歷世歷代不知有多少人都高唱為人類謀幸福的高調。我們承認有不少人都是全心全意為人類幸福而奮鬥終身的,甚至有為人類而犧牲了自己的利益和生命的。但也有不少人打著為人類謀幸福,其實為自己的名利地位打算,為自己的兒孫後代打算。表面上為人類,背地裏卻為自己爭功勳,為得別人的稱讚,為家室。“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句話未免太自私,太卑污,可是實在有不少這樣的人。我們基督徒不單顧自己,基督徒在社會上是造福於人的。我們基督徒無論做什麼工作,都表現良好,所以無論哪一個地方都喜歡雇用基督徒。我們不只為社會謀幸福出力,我們更不惜犧牲自己的利益,為要叫人得到永生福樂。我們甚至犧牲性命,也要叫人因信基督得永生。這才是真正為人類謀幸福的呢!如果我們以“為人類謀幸福”為最高的目標,那麼又有什麼意義呢?如果人是不死的,那麼我們所作的就極有意義了。可是,若是為必死的人謀幸福,這又有什麼可貴的呢?如果這是做人的意義和目的,那麼,我們都早死好了。因為早死也是死,遲死也是死,多活千年都要死。我們來這個世界走一趟,就是彼此謀短暫的幸福,不久就要死去,這有什麼益處呢?難怪《人生的道路越走越窄》的作者想不通人生的意義,請聽她自己的話:“我今年23歲,應該說剛剛走上生活,可人生的一切奧秘和吸引力對我已經不復存在,我似乎已經走到它的盡頭。”“為了錢的問題吵翻了天。我在外地的母親竟因此拒絕給我寄養費,使我不能繼續上學,而淪為社會青年。”“我求助友誼,可當我有一次犯了過錯時,我的一個好朋友竟把我跟她說的知心話全部悄悄地寫成材料上報了領導……如果說為名吧,未免離一般人太遠,‘流芳百世’、‘遺臭萬年’者並不多,如果為人類吧,卻又和現實聯繫不起來,為了幾個工分打破了頭,為了一點小事罵破了街,何能奢談為人類?如果為吃喝玩樂,可生出是光著身子,死去帶著一副皮囊,不過是到世上走一趟,也沒有什麼意思。”“過去,我曾那麼狂熱地相信,人活著是為了別人生活得更美好,為人民獻出生命也在所不惜,現在想起來多麼可笑。”“人生的路啊,越走越窄,可我一個人已經很累了,仿佛只要松一口氣,就意味著徹底滅亡。真正,我偷偷地看過天主教堂的禮拜,我曾冒過削髮為尼的念頭,甚至我想到過死……心裏真亂極了,矛盾極了。”

許多人讀過這篇文章,也曾作過很多解答。但是,除了相信基督之外,有誰能解決人生的歸宿呢?

一想到人要死,就會感到萬事皆空。“因為世人遭遇的,獸也遭遇,所遭遇的都是一樣。這個怎樣死,那個也怎樣死,氣息都是一樣。人不強於獸,都是虛空。都歸一處,都是出於塵土,也都歸於塵土。”(傳3:19-20)

一個人未死,尚且感到萬事皆空,何況想到死呢!死了不只是個“空”,更可怕的結局——永遠滅亡,受永刑!不用說永遠滅亡,就算死了就完,那也是虛空。這樣,想到今生,就覺得虛空極了,“…… 並且世人的心充滿了惡;活著的時候心裏狂妄,後來就歸死人那裏去了。與一切活人相連的,那人還有指望;因為活著的狗,比死了的獅子更強。”(傳 9:3-4)“人活多年,就當快樂多年;然而也當想到黑暗的日子,因為這日子必多,所要來的都是虛空。”(傳11:8)我們一切所積蓄的,都不能帶走。有個人對他的兒子說:“我死了以後,在我的棺材兩旁開兩個小孔,將我兩手伸出孔外,好說明我空手來,也空手去。”我們到外地,可以帶我們喜愛的東西去,但我們若是死了,就什麼都不能帶走。“他怎樣從母胎赤身而來,也必照樣赤身而去;他所勞碌得來的,手中分毫不能帶去。”(傳5:15)
第二章 生路

正當我們徘徊在十字路口,不知所向的時候,我們只有一聲歎息,因為人人都要走向死亡的道路。“死亡沒有人能倖免,沒有人能解決。”“一代過去,一代又來。 ”(傳1:4)大批的人來。誰可避免死呢?不能,不能,智慧的人不能,有錢的人不能,有地位的人也不能。世人只講“死得光榮”、“重於泰山”來自慰。我們相信耶穌的人,也得死,但我們已經找到了永遠的歸宿,所以,只有基督徒才能視死如歸——歸天家。

我們前面講傳道書。傳道書的作者是所羅門王。一個滿有智慧的王,財富過人,要什麼就有什麼:金錢、名譽、地位、知識等應有盡有。可是他竟寫出一本傳道書——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他享受了一切,但卻不能叫他因物質世界而喜樂。他後來給指明了方向 “……然而我准知道,敬畏神的,就是在他面前敬畏的人,終久必得福樂。”(傳8:12)

另外在新約,我們看見一個叫保羅,他曾為福音的緣故受盡艱苦,為神的道坐過兩次監,最後被羅馬尼祿皇殺害。凡念過新約的人,無不敬重他;凡讀過他書信的,無不受感動。他沒有感到人生虛幻。他的一生是美滿的一生。他在腓立比坐監的時候,給腓立比的教會寫了一封信,他的信充滿喜樂。腓立比書短短四章,提“喜樂 ”二字共16次,按人的常情,只有悲觀喪氣,哪能從心裏發出“喜樂”兩字呢?他不但自己喜樂,他還能勸別人一同喜樂:“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腓4:4)保羅因信基督耶穌,他不因人生的虛幻而感到絕望,相反,他是充滿喜樂平安。他說:“只是我先前以為與我有益的,我現在因基督耶穌都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我為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腓3:7-8)

一個王寫出一本“虛空”的書。一個坐監的人寫出一本“喜樂”的書。這是什麼道理呢?

原來信耶穌的人也要死,死後也不能帶走什麼東西,“因為我們沒有帶什麼到世上來,也不能帶什麼去,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提前6:7-8)雖然如此,但我們有了永生。比得著全世界更寶貴。如果我們還未信耶穌,沒有永生,那就毫無喜樂,毫無把握:“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靈魂),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太16:26)

朋友,你感到人生沒有意義嗎?你感到絕望嗎?請你趕快接受耶穌做你救主。無論我們有多少罪惡,有多大罪惡,祂都能赦免你、拯救你。祂被釘在十字架,不是因為祂有罪,祂沒有罪,祂受苦完全是為了世人的罪。我們人人都有罪,有罪的人就要受永火的報應。如果我們要自贖,怎麼也贖不了我們的罪,但神愛世人,祂不用我們自己想辦法,祂替我們設立了一個救法:“基督耶穌降世,為要拯救罪人。”(提前1:15)“祂被掛在木頭上,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使我們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義上活,因祂受的鞭傷,你們便得了醫治。”(彼前2:24)又要我們承認我們是罪人,求祂用寶血赦免我們的罪,我們用簡單的信心相信神確實叫耶穌從死裏復活,就必得救。這是出路,這是生路,千千萬萬無望的人因信祂而得救。史達林的女兒斯維特拉娜·阿利盧耶娃於1967年到美國,和她9歲的小女兒住在新澤西州普林斯頓一座極普通的小房子裏,她把名字改為拉娜·彼得斯,說她不喜歡自己的過去,再不想叫斯維拉娜這個名字了,她後來信了耶穌,她說“除了基督教之外,任何醫生都無助於我。”

反對神到底有什麼好處呢?信有神的人是唯心嗎?一點不見得。相反,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沒有神,而說信神的人是唯心,他才是唯心呢!

一個得永生的人就不悲觀了。他的人生觀是歡樂的。他雖然看萬事如糞土,但他無論在哪里工作,都是表現良好,既殷勤又忠誠,不貪利也不遲到早退。他為什麼能這樣呢?因為他已經得著永生的盼望。他清楚知道人生的意義,做人不單為要別人得今生的好處,主要還是要叫人得永遠的生命,他能有好的表現,是要榮耀神!他知道自己這樣做,並不枉然。盼望你也能做這樣的人!由悲觀失望轉向基督,成為一個滿有喜樂平安,為要叫人同得福音好處的人,這才是人生在世上最大的目的意義。

傳道書說,日光之下,凡事都是虛空,都是捕風,這是對世人的真寫。傳道書要我們轉向真神,認識基督,這是最重要的。這本書並不像一般小說,也不是一篇悲文,或一出悲劇,只叫你哭一場,哭完了還是悲歎失望!不!不!傳道書是由空到實,由悲到樂,由死到生。佛教承認世界萬事皆空,要用另一個“空”字寂滅來補上前一個空字,結果還是空!空!空!基督教也承認萬事如糞土,一切皆空。但我們用個“一”字來補這個“空”字,這才是實在的,可靠的,有盼望的。除了耶穌以外,再沒有一條生路,再沒有得救之法。朋友,請你再想想,放下你過去的成見,接受耶穌做你個人的救主,保你有平安,有喜樂,如果你有心追求,請看《永生之路》。

(from : http://www.fundamentalbook.com/booklet13.htm)

(轉貼)虛空之道

虛空之道

慧濬法師講述


自序

稽首禮諸佛,十方大覺者弟子今出此書,恐不解聖義,願求賜懺悔,若契佛義,願施一切有情,盡成無上菩提果,所謂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畏因者,即如大人了知水火無情,能適用而不過之,畏果者,似小兒不解火性,玩火自焚,眾生無知,不怕因果,胡作非為,果報上身痛苦煩惱才要求救,如同小兒自招苦果,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以及,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在經中不指東西南北、上下、內外:的相!外則「色、聲、香、味、觸、法」內有「思、慮、想、念」:乾脆統遣,只因學淺,那也不行,這也不對,只好一棒揮到底,自有分曉。此書文詞粗俗,完全是白話語句,是七十三年農曆九月份,在高雄佛教堂所講的,由慈願居士們發心摘錄,而印成書。

無常沙門慧濬



虛空之道



我現在站在這講台上,是一位出家人,是一位法師,但是我並不希望你我之間有任何身份的差別,以這種看法,這種方式來聽我的法,是會有偏差的,更希望我所講的法,大家聽了不要斷章取義,要有耐心,從頭至尾聽完,日後有問題等因緣聚會再來互相砌磋,所以我希望大家以你我都是一個凡夫的立場來了解佛陀所講的法。



首先我要強調的是,什麼叫做「真理」,「真理」不是任何一個人可以創造的,也不是任何人可以改變的,如果能被改變能被創造,就不叫「真理」,這是我要強調的一點。其次就是說真理這東西,無論什麼地方它都存在,不管你是在國內或國外,又無身份的差別,所以我強調大家必須將你所學的觀念暫時放下,道理也即是在此。



今天我所要講的題目是「虛空之道」,相信在座的有些人也已經聽過,我在屏東曾經講過一次,首先我們來看,不管你是任何一個宗教,你是位好人或壞人或是一隻豬一隻狗,它同樣皆在虛空之內,不管你是貧富貴賤也同樣不離開虛空,所以說虛空是最平等的,如果要了解真理一定要從平等的角度慢慢的去分析,去看你才能了解什麼叫做真正的平等,因為我們現在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相,就有男女相、畜牲相、甚至在座的各位都看過乩童作法,那也是有相的表現,所以相的當下是無法平等的,唯有無相的東西才是最平等,所以我要說的「虛空之道」,你已有了大概的觀念。



我們了解虛空,這虛空之內它包羅萬象,虛空它沒有內外相,「真空無相」,我們以最客觀的角度來看,若將牆挖個洞,我們沒有看到虛空流進去,再將牆補起來也沒有看到虛空跑出來,這就表示虛空沒有內外,有形相才有內外,才會毀滅,既然知道無內外,又無量無邊,又無法測度它多大,所以虛空是無邊際,再來我們不要看什麼好,什麼是不好,我們過去學佛第一個就是認為何物好,何物不好,這些都要全部放下,這樣你才能了解事實的真相,各位看這座佛教堂它不堪一千年總有一天會壞,所以說相是無常,虛空是永遠不變,我們初步先這樣了解,我講這些你們比較沒聽過,或許會認為我不是在講佛法會感到奇怪,但確實這才是佛法,請大家不要誤解,因為我們過去學佛都是站在我是在學佛的觀點,而不是我要怎樣了解這事實的真相,因為真理這東西,不管你相信也好,不相信也罷,承認不承認這都不是問題,因為真理這東西你若承認你不會做個傻瓜,你不承認你會很痛苦,但是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真理裡,因為真理這東西不是我創造的,也不是任何一個人創造的,甚至也不是釋迦佛創造的,因為釋迦佛只不過悟了這真理以後再告訴大家的,我們所以沒有辦法了解他的意思,就是因為我們主觀太強,儒家說過一句話:「順天者昌,逆天者殃」。就是你所做所為與它不能相應,那麼你就會很悽慘,所以真理這東西,你信也好,不信也好我不勉強你們,但是我希望你們耐心的聽我講完,如果沒聽清楚也不要斷章取義,來說我講的法如何如何,否則對你就無益。



我剛才講過虛空無內外,我們看到任何一切相皆在虛空之內,這表示虛空和合一切相,任何一切相甚至一粒砂,都沒有離開虛空,如今科學發達,火箭已上了月球,但雖上了月球,也是在虛空之內,再怎麼跑也跑不出虛空,就是說無論什麼相皆在虛空之內,這大家要了解的,另外我們要了解就是任何一切相皆會生滅會變壞,如一切東西由新至舊到壞,但是虛空它永遠不會生滅變異,如此一來誰是主人誰是客人,我們就能分清楚了,就是說外面一切相皆是無常生滅的變異,但是虛空它無變遷,包括你的身體,從小孩到現在已經好幾歲了,你看自己的身體都有在變遷,但是你是否看到虛空在變遷,虛空絕對不會變遷,我們初步先了解這些,我們才有辦法了解宇宙的真相,就是凡所有相不管是美麗,是醜的,你看起來會討厭的東西,或會滿意的東西皆會變遷,唯一虛空不會變遷,虛空不但不會變遷而無法測量它的內外,虛空絕對是無內外,它沒有內外相,但我們再了解一點就是一切相沒有離開虛空就是和合相,也就是說外在的相已經在表現中道了,我們不要認為宇宙森羅萬象,千萬不要用這種觀念去看,宇宙只有兩種現象而已,就是「有」與「空」兩種,凡所看到的就是「有」,有的反面就是如虛空,就是沒有,我們在這空與有裡來分別那一個是主人那一個是客人,你用這樣去分別清楚,凡所有相皆在無常變遷這就是客人,虛空它不會變異就是主人,它不動,你看虛空是否會動,如果會動都是一切相在動、會動就是相,不動的就是空,我們用這方法來了解,其中含意甚深,無非在我訴我們「中道」。任何一切宗教都教人做善事,但是什麼才叫「善事」?



我今天所以要講這些就是要讓你們能徹底了解,我們知道了外在一切相都在生滅變異,但是外在一切相都沒有離開這虛空這是虛空就是主人,主人不永遠不留住客人,就是它們不合和,虛空如有和合一切相,那麼相在壞虛空也會跟著壞,你們如不相信可拿一把火來,這些東西燒完了虛空不會被燒掉,這表示虛空無和合一切相,跟任何一切相都不是和合一體的。



再以另一個角度來看任何一切相都沒有與虛空脫離,不管你任何一個相怎樣移動甚至跑來跑去皆在虛空之內,這就是和合相,既不是和合一切相,也不是離開一切相,佛教所說的中道,這就是中道第一義諦。



我們人都有善惡的分別,和合就是貪心,虛空絕對不貪心,如要說窮,虛空最窮,連一粒砂它都不與它和合的,一粒砂會變異而虛空無變異,表示虛空連一粒砂都不會貪,而虛空也最富有,因為再怎麼醜!怎麼臭!甚至好人、壞人、任何一個種族、宗教皆在虛空之內。它絕對不嫌說:「你這壞人要早死,趕你走」,虛空它不會趕你的,表示虛空不排斥一切相,假如你要用墨水潑它,想污染它,開玩笑虛空怎可讓你污染呢!所以虛空是最中道,這種道理不是任何人創造的,本來就是這樣,所以你若不與真理打成一片,你會很痛苦,你若了解了才能自在。



我們的煩惱是怎麼來的呢?就是有取有捨,這取捨就是煩惱的根本,你愛不到就有煩惱,趕不走也有煩惱,雖然我是出家人,但是我在譬喻這法時會毫不客氣,世間的一切什麼最迷惑呢?莫非是男女之淫慾,一個男孩子要追求女孩時,當追不到時會很痛苦,很煩惱,等到有一天你追到時,慢慢的感到她沒有什麼,而產生討厭時想要把她趕走,但又趕不走那時你也會很痛苦。



人的煩惱就是有取有捨,才會產生種種的煩惱,因這取捨在佛門裡叫做貪、瞋、我們人有貪、有瞋,所以叫做愚痴,這愚痴就是有取捨才會產生種種煩惱。人要有平等心,你必須要了解這道理,照這方法去做,如此才能做到圓滿,人都無法做好了還談什麼成佛,所以我說的中道就是用虛空做我們的主人



釋迦牟尼佛是我們的教主,我們的行為要以他為標準,但是經典我們又看不懂,所以你的行為如能與虛空打成一片,當下你不必向誰學,因為在經典裡已告訴我們虛空是一項解脫法門,般若也是一項解脫法門,金剛也是一項解脫法門,名相雖多,但同是一個道理,所以我跟你們講要以這虛空做我們的老師,用這虛空做我們為人處世的準繩,虛空是不動,但是我們的心會動,俗語說:「小人足智多謀」。



計謀是一般人所說的暗行,心如果有計謀你所做所為絕對不是很公道的,我們如果起心動念當下不是為自己設想,就是要害別人,我們每個人都自私,包括在講經的我在內,我們現在了解這東西在座的各位如果想解脫,那我告訴你唯一的辦法,就是要向虛空學習,這樣才有辦法得到解脫,因為過去、現在乃至未來虛空永遠不會變,同樣我們每個人的佛性也是過去、現在,未來永遠都不變。



你如果沒有辦法了解,你就永遠無法得到快樂,你若想了解這道理,就要觀察你自己的心,若一起心動念,念念的當下皆是自私的,一個念頭起來都是為自己,絕對不替別人設想,別人死了與我無關,大家差不多都是如此,所以不會太平,一般人都說社會黑暗,應該說是人心的險惡,社會是每個人所建立的,所以每個人的心如果都清潔,這社會絕對是最快樂而清淨的,但是每個人的心因為都像鱆魚吐煙,所以社會的空氣受到污染沒有一片乾淨的地方可居住,到處都是黑漆漆的,所以很痛苦,佛教在每年四月八日本師釋迦牟尼佛生日那天都有浴佛的儀式,老實告訴你那不是在洗佛,那是要表示給我們看,人的心不洗就不會乾淨,永遠是黑漆漆的,佛陀來示現人間就是要淨化人心,心就是一切善惡的主宰,所以這心如能解決萬事就休,心的問題沒有解決,什麼都沒辦法,我跟你們講了這東西,你們各位可要靜靜的想一想,佛陀是天上天下最尊貴者,是一位人格最完美的人,他那裡需要你洗呢?要洗就要先洗你自己的心,現在宗教太多,大家都叫人行善,不管你是什麼宗教,他們都在虛空之內,你若了解宇宙的真相,就知道不是某個宗教可以代表的,佛經告訴我們要離文字,要離名相用最客觀來研究,虛空絕對沒有貪瞋,和合就是貪,不合和就是瞋恨,我們看到一件東西,討厭就想趕它走,這就是不合和,我相信諸位都遇到過,譬如我們遇到一條毒蛇,你本來就很害怕,你看到牠一定很討厭,想趕走牠,討厭當下就起了瞋恨心,趕不走當下就起了恐怖心,因為你討厭產生恐怖,因為你力量沒牠大,你想趕走牠又趕不走,你沒有辦法與牠和合,所以我們的心要如何訓練呢?要訓練到像虛空不動,虛空不動是最標準,來者當受(自按 : 不迎?),去者不留,你看這講堂內任何一個人的出入絕對沒有障礙,如進到虛空之內也不會受到障礙,而要出去的,虛空也不會留你,是何等的自在,我們的行為也要這樣,做任何事也要達到自在,先讓你們了解虛空基本的道理,換另一個角度,你定會感到疑問,法師只在講虛空,虛空與我並無關連,不錯虛空與你不相關,但我們的佛性是與虛空相同的。



我現在在講話你在聽,能聽到就是和合,我的聲音在變遷,而你在聽的聞性不會變遷,那就是不和合,因為我在講話,每句話都在生滅,但是你在聽的聞性都沒有生滅,我從開始講話到現在,你們在聽的聞性是否有異樣?是我的聲音在變動,而能聽的聞性絲毫沒有變動,變動的是客人,不變動是主人,變動的是賊,不變動的是王,王在賊滅,賊在王失,佛經說過我們無始劫以來王被賊拖著走,什麼叫做「本性」沒有人敢去承認,我今天講這東西可說是最客觀的東西,以最簡單的方式去了解,我在講話的聲音在變遷這就是無常跟山河大地一切相同樣都會變遷,我現在簡單再跟你們解釋一下,我們一年四季裡沒有永遠的春天,也沒有永遠的夏天,春夏秋冬就是生滅變異,就是無常的變遷,再換另一個角度,我們看近一點由朝至暮就是無常,沒有永遠的早上,也沒有永遠的晚上,現在看我們本身,從我們懂事七、八歲到現在,以前沒有長鬍鬚現在已長出來了,以前走路很快現在已不如前,這就是無常的變遷,這些會變遷的東西是客人,是暫時的,甚至於我們的應酬、集會,等一會兒各走各路,這就是無常,所以我希望你們如果沒有辦法了解佛法,可以慢慢用這無常法去看,它能提醒我們對愛欲之遠離,你如果能慢慢向無常深入,會感到世界任何一切相如曇花一現,唯一虛空不變。



我現在講話的聲音會變遷,而你們在聽的聞性沒有在變遷,假如你們在聽的聞性會變遷,我第二句話講出來你們就沒有聽到,你們能聽到就是表示聞性沒有壞,我不講話時聞性也沒有壞,我在講話時聞性也沒有跑出來,就是與虛空同樣不生不滅,有生有滅是客人,無生無滅就是主人。



現在要了解我們的賊在那兒,有思想,有觀念,有任何的想法,有種種的念頭,這些皆是賊,等一會兒你想怎樣,想做什麼,這種思想就是賊,想誰待我好,誰待我壞,這種思想也是賊,一起心動念皆是賊,你把它放下再放下,就自在。



所以我今天對你們講虛空將它引進我們的內心,莫非就是要讓大家了解我所講的這東西。我敢大膽的講,任何一個人都無法改變,你們要承認也好,不承認也罷,完全與我無關係,三天講完以後,各奔東西,雖是頗冷酷、無情,但是真理這東西本來就這樣,我剛才講的如果還不能了解,現在用另一種方法讓你們慢慢去體會,大家都有看到我手上拿著一條手帕,我現在拿一條手帕你們都看到了,大家看到我的手帕,就是你們的佛性與我手上的手帕和合,這就叫和合相,這表示和合沒有離開,如果離開了,你們就沒有辦法看到,這就是和合相,但是我的手帕會折起來再張開,你們在看的佛性是否跟著折起來再張開呢?沒有啊!這就表示不和合,就是沒有和合相,你們有看到的就是和合,我手上的手帕在變動,而你們在看的佛性完全都沒有損壞,如如不動,這就是不和合也是中道,所以在我們六根的作用,就是佛光普照。



你們到廁所看到大便之中有蟲在跑,所以不是不好的東西就看不到,你們再到佛堂看到佛像很莊嚴,看到地毯很乾淨,這看是否有差別?相有差別,但我們的佛性沒有差別,它不住任何一切相,又不離一切相,這就表示中道。



我手上的手帕你們都看到了,我現在把手帕藏起來,你們在看的佛性是否壞了?是否跟我手上的手帕丟了呢?都沒有。這表示它不住一切相,又不離一切相。所以會壞的,會變遷的東西就不實際,不變遷的東西是永遠不變,過去、現在、未來,它永遠一樣。



從你母親把你生出來到現在,你的眼睛受傷過也擦過藥,但你在看的佛性是否擦過藥?擦的是眼睛,而你在的佛性是擦不到的,你看人死了眼睛睜的大大的,他能看到東西嗎?他不能看,這是他的瞉壞了,但他能看到的性不知何處去了,我相信在座的各位,有的人學佛已很久,不管你是佛教或是任何宗教,你要追求真理,你們是在追求什麼真理,告訴你們真理這東西不是任何一個人有辦法創造的,也不是任何人可以改變它,可創造、可改變的那都不是真理。所以我講這東西先要你們初步去了解它,用它來做你的標準,假如你不是佛教徒也不要緊,不一定要掛佛教的牌才能學這東西,這東西最平等,任何人皆有,不管大人、小孩、男女。



釋迦佛在經典中曾經向我們講過,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為什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你們還在迷惘,祇是你們自己不了解而已,我在講話你在聽,那不是佛性在聽,難到是鬼替你聽嗎?鬼是不會替你聽,現在我講話你們在聽,在聽是你們佛性的功用,這就是佛光普照。不是我講台灣話就聽的到,講英語就聽不到,講英語也照樣可以聽到只是聽不懂意思而已,所以這是最平等的,不管男女老少、中國人、外國人皆同。



佛陀告訴我們學佛不要「心外求法」,了解你們的自性才能做一個最平等的最完美的人,所以我現在講這,我相信你們定會體會出來,因為我已向各位講得很坦白了,你們聽懂要能去做,如此我相信必能感受很深,佛教所講的三寶就是說這東西,這東西才是「寶」。



你們看日本的廣島,長崎被美國用原子彈炸了,山河大地壞了,虛空是否也跟著壞了,我講話的聲音都跑到你們的耳朵裡,你們都聽的清清楚楚,但是我的聲音不管是大聲小聲,都是在變遷,你們在聽的聞性是不會變,什麼東西都無法破壞它,任何壓力都無法改變它,這才是真的,假如可以改變就是假的,所以我現在簡單向大家講解一下,一般沒有學佛的人皆對佛教的「不殺生」起很大的疑問,就是因為他們不能了解這點,我們要知道連一隻螞蟻都有佛性,你看一隻螞蟻在桌子上走時,你在桌子上打一下,螞蟻會驚慌而跑走,這表示牠聽到了,能聽的就是佛性在聽,為何佛教講慈悲,就因為眾生佛性皆平等,所以我們不要傷害牠,你傷害牠,牠會跟你結很深的怨恨,佛教強調不殺,也是因為如此,我不勉強你們跟我素食,你們要不要素食是你們自己的事,因為各人要不要成佛是各人的事,我們佛性是最平等的,它不和合一切相,也不離一切相,但我們的心就不是如此了,我們的心有取、有捨、有貪、有恨,愛就是貪,恨就是瞋,佛教所說的貪瞋就是愛與恨,有愛有恨就是愚痴,什麼叫做愚痴呢?就是你不了解宇宙的真相,這宇宙的真相就如虛空與一切相明白的表示給我們看,你不了解宇宙的中道,所以叫做愚痴,起心動念,有愛有恨就是愚痴,沒有愛、沒有恨就不是愚痴。



念佛就是在控制我們的妄想雜念這妄想雜念就是我們的念頭,我們清楚的看動一個念頭不是愛就是討厭,什麼叫做愛呢?我須要做什麼,就是愛,這就是起心動念,我不能去,就是恨,雖然這感覺很微細,你要了解人做壞事,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做出來,就像水滴到桶裡,不是一滴二滴就滿,必須滴到很多才會滿起來,我們的心也是一樣,一有壞的念頭,你如果沒有察覺它,會越來越凶惡,到有一天脾氣發作起來,衝動之下就會拿刀殺人,相信在座的各位沒有聽說過小孩子會拿刀殺人,都是長大了受社會的污染,慢慢學會心狠手辣,才會殺人,佛教所說:「一念萬人,萬年一念」



殺了人,你知道是要被人捉去判死刑,如今聽法師講經後,認為確實是我的心在做怪,如果一起心動念,就要注意,那才不會被人捉去判刑,所以學佛有什麼好處呢?就是要讓你們了解,凡一切有情眾生皆具有佛性,你都不能去傷害他,別人不對是別人的事,我不能跟著錯,學佛必須具有獨立的性格,天下人若在作惡、我不能跟他學,天下人若污濁,但我必須要清。為什麼我說要有獨立的性格呢?你看三千大千世界唯有一尊釋迦牟尼佛,因為他了解宇宙的真相,他示現苦行六年,種種示現讓我們看,我們能做得到嗎?就是因為我們做不到,所以才永遠在痛苦之中,我們學佛要培養一種「無情」,我所謂的無情不是拿刀殺人的無情,就是要培養一種對自己的無情,不能愛惜自己,你如果愛惜自己,那就是自私,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培養的,包括我在內,因為虛空是最中道的東西,我們所要學的行為就是要跟虛空一樣,連一粒砂都不與之和合,也就是不貪,但是一切相都沒有離開虛空,表示虛空度量的寬廣,我們要這樣學習。


我講這也許你們聽起來會不大清楚,我用另一種方法讓你們清楚一點。任何一個相都會變遷,如同客人來去不是短暫的,但是我們要找到我們的主人,學佛就是要找到主人,你的念頭,起心動念,皆是客人,但是我在這裡講話的佛性,都沒有變遷,那就是主人,你如果能跟你的主人相應,當下就沒煩惱,做人就能圓滿,因為相應就表示沒有貪心,也沒有瞋恨心,所以做人會很圓滿,要做人圓滿就必須如此,如果你們不相信的回去可以試試看,什麼叫做平等,有愛不是平等,有恨也不是平等,必須沒有愛,沒有恨,才會平等,平等心就是你的自性,你的自性最平等,所以學佛是在教我們不心外求法,要看你的心,各位想想看,當你在哭時會永遠一直哭下去嗎?當你在高興時,那個高興也不會永遠存在,所以喜也不可得,悲也不可得,要像虛空才會平等,不但是平等而又要無罣礙,回憶過去的人才會有罣礙,你們如不相信可試試看,你如果想十年前的事,或幾年前的事你的心就會有罣礙,所以我們學佛要怨親平等,怨就是你的仇人,親就是你的愛人,我們學佛要學到怨親平等,但是怨親平等要怎樣學呢?你如果在回憶過去就不能達到平等,譬如你想到五年前某某人倒我的會錢,或者是佔我什麼便宜你如想到這些,你看到對方就會討厭那如何平等,所以不能生活在回憶裡,如有未來心也不能平等,如何是有未來心不能平等呢?



現在請各位認真聽,不要誤解我的意思,有的人做功德是有心的,做功德想早日成佛,你有未來心有所求,你求自己好而又不希望別人好,你說能成佛嗎?沒有這回事,要沒有過去心,沒有未來心,當下自在,即不管成佛不成佛,自在都做不到還想成佛,那是不可能,學佛就是學解脫,什麼叫做解脫呢?心無罣礙就是解脫,什麼叫做心無罣礙呢?我相信每個人一生中絕對會與人發生很多不愉快的事,也會有人對不起你的時候,甚至對我們不利的事情,所以回憶過去,你那瞋恨的心就會顯出來,不但恨心會起來,連帶貪心也起來,想到幾年前有位小姐待我很好,雖然現在我已結婚,但日子一久就厭煩想再另結新歡,這個貪心就顯出來,我們的思想又如何?不是「是非」就是「人我」,有觀念就有對錯,所以佛教釋迦佛要淨化人心,就是將我們的觀念思想全部放下,都不能用,因為觀念會變遷,思想也會變遷,會變遷的東西全部都不能用,不變遷的東西才能用,就像虛空一樣永遠不會變遷,就因它永遠不變所以才最中道,你看虛空是不是最中道?一切相都沒有離開它,一切相在變遷,它都不會跟著變遷,所以它是最中道,我們的心必須如此,否則其他免談。



你們中道能做到最好,就不必講什麼了。所以不管我們學什麼一定要從客觀的角度去看,我前面講過,你們千萬不要因為我是法師,所以在聽法時就想;「法師比較能幹,什麼都知道」而我什麼都不懂,你如果這樣想,你學到死也沒有辦法去懂,一定要以最平等的立場來看,法師也是一個普通人,你也是一個普通人,慢慢來聽不要有宗教的觀念,你是佛教、我是別的教合不來,這樣想就不會平等,如果以這種想法,別人的好處你就得不到,我們中國文化裡有句:「滿招損、謙受益」的話,我們每個人要謙讓,才能得到別人的利益,你自己認為好的,別人或許比我們更殊勝。



所以你現在用客觀的態度聽了之後,你會更加對佛法另眼相看,你會相信佛門的東西確實是殊勝,使你對佛教不敢輕視,有一些人以為佛教都是講些廢話,佛教既是世界所公認的一個宗教,你憑什麼說它不好,你的智慧難到比別人更殊勝嗎?有一位台大的方教授他研究了佛學之後,寫了一篇論文得到了博士學位,他就是研究華嚴經而得到博士文憑的,難到我們會比別人了不起嗎?佛法若不好,就沒有教授會去研究所以必須謙虛一點,某些人的觀念有所偏差,總以為別人的東西都一定不好,那是不可能每個人的觀念都是絕對的正確,怎麼說會有不正確呢?因為有觀念就是自私,千般思量,「我」這樣是對、是錯,這就是自私貪心,我雖身為出家人,在這裡講佛法,但我不是為釋迦佛而說,也不是看釋迦佛的面子,我是因釋迦佛的「法」,假如今日沒有這個法,我出家有什麼用呢?



我過去在中國鍊鋼廠好好的工作不做,放下一切穿這種衣服學佛,不是我頭腦壞了,而是因為我在無形中,看到佛陀的法感到很平等、很公平,才放下一切來研究佛法,對於佛法我們不要把它當成是一個人所講的話,每個人要了解別人的東西,絕對要用客觀的立場來看,我沒有叫你一定要相信,我剛才也講過,你信不信都沒有關係,這都不是問題,你不信也好我不勉強你,我只不過叫你們要用客觀的方法慢慢看,慢慢來研究,這樣你就會很清楚,因為一切宗教都是叫人向善,但是一切宗教的道理都有深淺,這就要看你怎樣去看它。



我講這虛空,不管你用什麼武器,你用什麼壓力,用任何方法虛空絕對無法被你破壞,如果你有辦法把它破壞,今天我就在這裡陪你們,你們如果有辦法,當下用火把虛空燒一個洞,我就不回去,坐在這裡隨你們怎樣對待我,虛空是絕對無法破壞,又無法改變,這東西才是真的,如果能讓你破壞,能讓你改變的東西,就不是真的,你學那種東西也沒有用,學它只有增加痛苦,白費一生中的心血,結果什麼都沒有,真的東西反而忽略了,所以佛教所講的虛空解脫之道,就是在金剛三昧經裡的一種法門,你如果不相信回去從大藏經裡找金剛三昧經,裡面就有講到「虛空之道」。



佛法本來就不是容易了解的,如果聽不懂沒關係,我現在用另一種方式讓你們慢慢依我所講的話,慢慢去觀想去深入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不一定要打坐或要念佛,任何一種法只要你有正知正見,好好受持都能體會到佛理,我講的法如果你們聽起來不能相應,也不必產生任何不好的心情,因為這佛法是必須種種因緣要具足,才有辦法聽懂,所以聽不懂的人不必緊張,要聽這佛法,盡量將你們過去所學的東西都要全部放下,要有這種勇氣,因為每個人的觀念,絕對沒有完全正確的,你要了解別人的觀念和思想,一定要將個人所學的思想全部放下,讓頭腦裡面空空的,這樣才能了解別人在講什麼,現在來用色相讓你們了解,我們了解除虛空以外就是一切相,但一切相我們不需要去分別很多,用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凡所有相不管是男女相,任何一種相全部都叫「色相」,你們用這樣來看,慢慢來分析,你才能了解我在說什麼,我現在開始講,你們照我的話去觀想,這觀想雖然不是一種最究竟的方法,但是觀想在佛門裡也是一種方便法,從觀想也可入實相法,譬如我現在講個太陽,你們就照我的話去觀想這太陽,我講到那裡,你們就想到那裡,這樣你才能了解我在說什麼,不然你會聽不懂,先看虛空之內一切相皆是無常,怎麼是無常呢?



因為這無常是宇宙間最平等的待遇,不管是有情或無情的眾生皆無能拒絕這無常的待遇,譬如我們上班要領薪水,這薪水就是待遇,無常這待遇你一定要接受,跑不了的,有情無情皆不能避免,如在我眼前的這盆花及杯子,這種東西有一天必定會變壞,會壞的東西可說都是無常,你們定會想我講的太粗淺,但是人往往將最粗淺的東西放鬆掉,所才沒辦法徹底去了解它的真相,你如要了解真相一定不可放棄,在於一年之中每個人都知道有春天。



開始就是春天,但是這春天沒有永遠的存在,三個月後就變夏天,這夏天我們會感到很討厭,討厭也好,滿意也行,這夏天又會變秋天,秋天很快又變冬天,所以在這四季裡,它告訴我們是無常,小學生就知道這大自然天氣會變動,就因為地球在太陽邊運轉,靠近太陽就比較熱,遠一點就比較冷,運轉當下就是生滅無常,因此春夏秋冬這就是無常,再看早上與晚上,早上已過夜間又到,夜間過了早上又到,這種演變就是告訴我們無常,無論有情、無情的眾生皆一定要接受這種待遇,這就是最平等的待遇,不管你是一位佛教徒或一位天主教徒,任何宗教每個人都無法避免這無常的待遇,在這無常的待遇裡,我們們再慢慢觀察,就有辦法看出在人為的因素也是無常,譬如人待我好,一會兒又待我不好,而待我壞的人有一天不知如何又對我好,這種人為因素也是無常,一切有情眾生所作所為的行動皆都是無常,譬如你現在回憶一小時以前的事,一小時以前的事都無法追回,過去就是過去了,永遠也追不回來了,這就是告訴我們無常的幻化讓你無法追回,如此人為因素作任何事也是躲不了這待遇,那無情的眾生呢?如一朵花、一枝草皆一樣,你慢慢去觀察外界的一切相、山河大地所有相皆是無常在變化,所以佛門裡在講「假相」,就是表示一切相都無常,不是永遠的存在因此叫做「假相」,你所喜歡的東西假如讓你追到了,也不是永遠屬於你的,你愛它也會無常,你討厭它也會無常,你又沒辦法把它改變,這無常不是任何人創造的,也不是任何人能改變它,永遠不變的這就是真理。就是這個無常。



現在再反照我們內心,現在我們知道這個身體總有一天也要報銷,像一輛汽車有一天不能用就把它丟掉,這個身體也是山河大地之中的一個相,在一個家庭裡我相信每位都有看祖父母死,反回來你父母有一天也會像你祖父母一樣要死跑不了的,科學怎樣發達醫學多進步,一樣無法醫好,如能醫好墓地不會埋那麼多人,所以父母照樣要死,而我們這肉體也逃不了那麼的一天,看看我們的後代總有一天老了一樣要死,從一個小的家庭看到整個社會所有男女都有老的一天,整個的地球有一天也會毀滅,這不是我恐嚇你們,我說的都是事實,晚上看天空有流星一閃就消失,不要以為那是什麼奇怪的東西,那就是有一個世界毀滅,那世界就像我們這地球,這地球早晚也同樣會毀滅,祇是時間的長短而已,這就是告訴我們既然他方世界會毀滅,這個世界一樣也跑不了,凡所有相的世界都要接受這無常而毀滅。



外面一切相都是無常,而我們內心的喜、怒、哀、樂、憂愁、嘆苦,同樣也是無常,如果一個人無緣無故被人冤枉、挨罵,那麼你會很憂愁、煩惱,但是這種痛苦會永遠嗎?不會的,當人被讚美幾句時,尾巴翹起來,而快樂那有永遠的呢!內外一切相本就無常,內心的喜怒哀樂,甚至你的思想觀念也是如此,變遷就是無常,如以前所想的所作的事和現在所想所做絕對是不同,因為我們一個人在各種不同環境受到種種衝擊,會影響一個人的心裡,如此觀念隨時都在改變,念頭也是無常,我們學法不能隨意聽信別人的話,而要採取最現實的看法,大膽去看,在六祖惠能祖師他向我們說了一句話——「佛法不離世間覺,若離世間覺猶如覓兔角」。



所以我們要了解佛法,不可有幻想,如果有幻想會失去你本有的智慧,要大膽面對事實,看到春天的百花開,秋天黃葉落下來,就這樣大膽去看,就會了解凡所有相都是無常,佛法有分大小乘、大乘法是針對根器很利的人,聽一句話就能體會了解這宇宙的真理,但畢竟這種人很少不是很多,如果都是利根的人,釋迦佛就不必那麼辛苦講了四十九年的法,不要以為法師說我鈍而產生自卑感,只因為我們學佛不能把自己的水準提得過高,這樣會腳踏懸虛而摔死,學不到真東西,要把你的水準降低,不要以為這法師講無常,這法是小乘,不錯這無常是小乘法,但小乘法也是佛說的,佛說的小乘法同樣能讓你了生脫死,我說無常是小乘的「三法印」中的一種法,小乘的三法印——「苦空」、「無常」、「無我」,因個人際遇不同。



在我剛出家沒多久看到一大學生被車撞死,那時心裡很難過,我出家就是要找一個能依靠之處,今日這大學生死在我眼前,難道我不會死嗎?我這血肉之軀,不是鋼作的,鋼也會被瓦斯燒斷,出門眼睛一不留意一樣會被車撞死,想起來真是毛骨悚然,我又沒有膽量,半夜二點到醫院助念回來又怕又睡不著,想念佛來安定自己的心,但不念還好,一念那死人的影像就浮現在眼前,想想自己是個男孩子,若告訴別人不被笑死才怪,自從那次的事情之後我就從無常之法去用功,就因為是無常所以才叫「空」,才叫「無我」,所以我覺得從無常這門深入是對的,無常能讓人,生出智慧,怎麼說呢?因為一有愛,恨就會使人失去理智,如果我們以無常的方法去看世界上的一切相,看久了自然對一切事物就會慢慢的冷淡下來,凡是耳朵能聽到的聲音,眼睛能看到的事物,不也是時時在無常變壞嗎?



不但佛經上講,甚至當下我就可印證給你們看,現在我講話的聲音,每個聲音都在生滅變遷,會變遷就表示無常,眼睛看到手摸得到的色相,皆是無常,不論流行歌曲,念佛聲,句句皆是變遷無常,由此推而廣之,色、聲、香、味、觸、法全都是無常,這「法」或許各位不了解,所謂的「法」是吾人心裡發出來的思想、觀念,因為由心發出來,所以其行為就分為善法與惡法,這行為上的善惡,同樣是無常,變遷,假如不是無常,就沒有所謂的「修行」了,就因為一切相是無常是虛幻所以才能修行,我認為這無常法實在是修行上的一種方便法門,因為這方法最現成,不必叫你跑到那裡去學、去看,自家門裡就有的,佛教堂就有了,甚至十方法界,凡所有相皆是無常,家裡的鍋子買來是新的,用幾年就會壞掉,一切的家具也是如此,以致於我們的身體一經風吹雨打就感冒、咳嗽,這就是告訴你無常,也就離死不遠了,所以這無常最平等,誰也無能躲掉,不管男女老少,貧富貴賤,以這樣的方式,久而久之你就不得不死心,對一切事物不得不冷淡下來,我不敢說大徹大悟,也不敢說就沒有愛恨,至少會看開一些,看開就表示慢慢與佛性相應了,假如你們還不相信我的話,可以過來與我較量試試看,我雖然沒學過國術、柔道,但側踢這招,當下就能讓你感受到無常,你心中的念頭甚至喜、怒、哀、樂、憂愁、嘆苦,當下也是無常,內也無常、外也無常,以後怎麼辦呢?放下,再放下就會自在,就像虛空一樣,要入空寂。



經典所說六塵敗壞唯入空寂,空寂就是佛門中所謂的「三昧」,祇要你無貪、瞋、癡,就叫「三昧」,凡夫就因為有貪、瞋、癡,所以不能入三昧。空無有取捨,不生不滅,我就是希望大家以引用虛空的特點,來實現佛法,利根的人一聽就能了解我的意思,如果還不能了解,我再當場示範給你們看,現在大家先了解凡所有相皆無常,所以說了不可得,因為無常這東西不是用愛、恨或商量就能改變的,一切事物不管你對它是好是壞,它同樣會無常變遷,就因為無常是別人無法改變,無法創造,所以才叫「真理」,諸位不要以為祖師大徹大悟就是會飛天鑽地,他們是悟無所得,假如你們以「有所得」之心來學佛,那你將學不到什麼東西,因為你已背道而馳,佛教八萬四千法門無非教我們去除貪、瞋、癡,如果你所學的法門不是在去除貪、瞋、癡,那麼你所學的就不是佛法,人若無貪、瞋、癡就是與佛法相應了,因有貪、瞋所以才叫愚癡,就因為愚癡才會有貪瞋,因為不了解宇宙的真相才會起貪瞋,所以不管你學什麼法,要懂得對治貪、瞋、癡我相信學佛一兩年之後的人就會知道這意思。



我現在教你們唯入空寂要怎麼入,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由外界去了解無常,了解人之生老病死,了解一切物質的成、住、壞、空,如此你慢慢就會沒有愛沒有恨就會契入,契入後自性就會顯露出來,那麼做人就會完美與自性就會相應,佛法所說的「因果」,這因果就是善惡之法,而善惡之法一定有生有滅,這就不是我們所追求的東西,我們佛法最高的境界就是不生不滅。



這不生不滅不但不會違背因果,而且更是超越因果叫做「不昧因果」,這不昧因果就是說絕對不違背因果,而且又有辦法超越因果,因為因果就是所謂的善惡,人之所以會造善惡就是因為起心動念的緣故,起心動念當下就是生滅,所以受的果報也是生滅的,總而言之這不是究竟解脫的方法,如果你想達到不生不滅的境界一定要像虛空一樣不動,不動就不生不滅,但虛空是死的不能產生妙用,而我們自性的虛空它不但不動而且有妙用,這才是究竟了脫的法門,第二現在你們不要刻意來聽我的聲音,也不要去注意外面的動靜,把心情放輕鬆,也不須用意識去控制,現在我所發出的聲音你同樣可以聽到,這就是自性的妙用,因為這不須要起心動念去聽,假如是起心動念而聽,那就不是自性的妙用,那有作意的,所以就有善惡之差別對待,所以也就有生滅之法顯出來,也就不是究竟,自性的妙用它不但能了了分明,而且又能聽到別人講些什麼,而且如如不動,雖然聲音有生滅,但聽的聞性是不生不滅,各人的起心動念從何而來呢?



譬如看到到一件東西,你如果起了一點小小的愛,或是一點討厭,那念頭就出來了,愛恨就是貪瞋,貪瞋就是善惡之因,善惡之因皆都在六道輪迴,如此便無法得到究竟的解脫,若想得解脫必須與自性相應,無論是色、聲、香、觸、法或是外在的任何動靜,都不能起對待差別的念頭,釋尊告訴我們一切有情眾生皆具有如來的德相,就是人人本具有不生不滅的佛性,它與你寸步不離,如果各位還聽不懂,我再以另一種方法讓大家去了解,你們大家眼睛向我手上的這張紙看一看,你眼睛所看的,這並不是你眼睛能看,因為佛法往往一般人無法了解,就是自性的體性以及我們的肉體分不清楚,都是用醫學的眼光來研究佛法,所以永遠都摸不到,你要了解一點就是這個看絕對不是眼睛在看,你的眼睛只不過是一個工具,它借著工具在看,如果不相信你把眼睛閉著照樣可以看,看到什麼呢?看到黑的,你不得不承認你所看到的是黑的,就是表示這看的性是沒有生滅的形相,任何一種環境也無法改變它。



有時候當我們看到人死時,他的眼睛睜的大大的沒閉上,他是否能再看到東西?看不到的,如果能看就不叫做死人,看是佛性,肉體只是一個工具,就像我們帶一個眼鏡才能看到,一樣是工具而已,所以現在大家看到我手上這張紙,這就是我們的佛性像太陽光能照到一切東西,這光不因好的才能照,不好的就照不到,沒這回事,佛性和光一樣沒有這種分別心,它若到廁所就會看到糞尿和蟲,到佛堂就看到莊嚴的佛像,因此我們了解這『看』如同光一樣沒有絲毫分別心,這叫「佛光普照」,一切都了了分明,若有好壞是你的心起心動念去分別,萬相本沒好壞,現在大家看我手上的紙,這就是你的自性與我手上的紙是一體的,如果不是一體你就無法看到我手上的紙,現在我將手上的紙撕破,你們也照樣看到了,這張紙破了你還看到就是表示會破是客人,不破的就是主人,你看的性沒破,破的是這張紙,紙破了也看到表示看的性不離開這張紙,更表現出看的性不離山河大地一切相,但是它也不和合山河大地一切相,從紙破而看的性不隨著壞,就表現出不和合一切物,若和合一體紙破了性也隨著壞,就看不到東西了。



這就是叫中道,性本如此,離一切「思想觀念」,住相就是貪愛,離相就是瞋恨,佛性的真面目本來就沒有貪瞋,所以貪瞋就是妄想,妄想即是貪瞋,如果有人貪瞋的人包括我在內一有貪瞋就拚命的把它除掉,要與我們本來的真面目相應,如果相應了便不是眾生,也不叫聖人,佛經告訴我們「但除妄念不作聖解」,妄念去除了就不須要再想當什麼聖人,否則又是多餘的,妄念能除萬事皆休矣!



妄念不除,貪瞋癡就一大堆,永遠是個凡夫,都是在迷妄,痛苦中而沒有理智,所以我就是要各位了解宇宙的真相,由內而外來比喻這佛性,我們的佛性本來就清淨的,是一塵不染的,你看我手上的紙跛了,但能看的自性不壞,也沒有貪瞋,好的東西不與之和合,壞的它也不排斥,所以這就是中道,第一義諦,與虛空相同,如果學佛不了解這一層那麼將會很難過,釋迦牟尼佛很慈悲的一再告訴我們,如今各位了解了這個道理,就要以虛空來做標準,才能得到究竟的解脫,更要對佛法起恭敬心,不可妄自批評,那麼你將對不起佛陀的大悲心,只要你們能依法修持,對出家人起恭敬心,畢竟出家人是慈悲的,所得到的東西絕不會留著自己用,本來知道這種東西就沒有什麼了不起,若因為你知道了這些而起了我慢心,或你不肯告訴別人,那麼本來像甘露也會變毒藥,了解是一回事,能做的起才是工夫,我所說的法叫無上大法,也就是最高的法,不是我創造的,佛所說的一切法皆可說是無上大法,是一瓶甘露水,能消受的便能長生不老,不能消受便成毒藥,能照我說的法,去除貪瞋癡,才算沒白跑一趟,否則學了十年二十年都沒有用,了解自性本清淨,起心動念皆是貪瞋癡,自性雖無貪瞋癡,但它能起妙用。



就如剛才各位看我手上拿的紙一樣,他不必經過任何的觀念、思考,一切皆能了了分明,所以它最中道,別人怎麼講,別人怎麼做都無法跟你的自性一樣的中道,所以佛經說:「離了自性說一切法皆非佛法」。那不佛法,那是心外之法,你的自性才是佛法,自性就已具足了一切法,要用這樣去了解,你如果不這樣去了解,你所學的東西都還在外面,還沒有進門,你們今天聽了這些法若能了解,能有這樣殊勝的因緣來聽總算沒有白費,你們了解之後要去實踐,不是了解後就沒事了,不要起心動念,也就是不可起貪瞋癡,了解這東西只不過讓大家知道,「自性本來清淨」,為何還有貪、瞋、癡,除非你是起心動念,了解這些後換另一個角度來看,你對外在三寶要好好扶持,我不是叫你心起動念去扶持,而是要與內心相應,因為你所要行的法就是佛法,所以你對外在的佛法同樣要恭敬,你對外在的住相三寶如果不起恭敬心,反過來會無形中慢慢的起我慢心說:「出家人怎麼比我還差,我了解這無常的法,他都不知道」假如你因知道,這些起了我慢心無形之中也會變成毒藥,而害死自己,我們自性中絕對沒有我慢心的存在。



一有我慢心就不會與自性相應,若要相應不但不能有我慢心,而且看到任何事都不能起貪瞋之心,不起貪瞋之心這樣才會相應,人都是看到一件東西不是起貪愛的人,就是起討厭瞋恨的心,所以要無愛無恨,這就不叫做愚癡,就是因為你愚癡所以才有愛有恨,我相信你們今天聽到的人對佛法會有另一種看法,確實佛法真不簡單,自性這東西人人皆都具足,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自性,就是告訴我們中道第一義諦,你們了解這自性以後要好好的去實踐,看到任何一件東西甚至任何一件事不可起好或壞的念頭,每個人都生活在妄想中,所以才叫凡夫,如果沒有妄想,就不叫凡夫,因為我們的妄想所以會善惡的心,如果做了善事會受人天福報,做惡事會下地獄,所以六道就是因妄念而變現,如果這妄念沒有了,這六道也是空的,六道就是「妄念」,就是「意識」所現的,所以意識滅六道就空。



意識不滅六道永遠存在,所以學佛要攻心為上,學一切法就是要攻這個心,我們這顆心整天不停不休的吵得沒完,像猴子一樣動跳不安,甚至比猴子還過份,猴子的動作還有速度觀念,我們的心是全自動化的,都不必按開關,整日吵個不休,動個不停,你們難道不感到痛苦嗎?一會兒起討厭心,一會兒起歡喜心,整天被它吵得昏頭轉向,所以如果你了解這個東西,就會知道有「心」確實太痛苦了,有了這個心你的煩惱就永無止盡,無心就自在了,無心才是道人,才無事,死心才是位禪師,學佛就是要死心,心不死萬事不休,心死萬事方休,最快就是要這樣,一般人都說學佛就是要修行,要修什麼行呢?



不客氣的告訴你們,修行就是要修我們的行為,因為我們的行為有貪、有瞋、有癡、有偏差,所以修行就是修改我們的行為,很快又很簡單,你不要想得太複雜,到深山坐,到臭水溝裡坐,要到何處坐,實在沒有地方可坐,你的心如猴子在跳,你的行為亂七八糟,這都要改,這不改就不能叫修行,誰都同樣要修行不祇是出家人,是每個人應有的責任,天下為公,這宇宙是眾人的,所以眾人的行為一有偏差都要改,社會黑暗都是人心險惡所造成的,人心若無險惡,這社會就是極樂世界了,你們看烏賊章魚,當你要捉牠時,他會吐出黑煙來,人心也相同,遇到不如意的事就會吐黑煙使得空氣受污染,如今各位看到外面色情廣告的充斥,所以說現今的男子要真能出家那才是功夫呢?社會上受色情的污染常會使人受到迷惑人心險惡使空氣受到污染,大家彼此迷惑,相互顛倒,這怎麼修行呢?



要修行必須有智慧,就是要以我所講—觀無常的方式,去看所有一切相,假如還不相信可找我,我帶你們到殯儀館或醫院去看,當醫生為病人動手術開刀時,或是殯儀館的屍體被火化時這就是無常,看久了你才會死心,才不會整天顛顛倒倒,這帖藥就像強心劑,一服馬上見效,修行就要像快刀斬亂麻一樣,否則一天到晚,「盲修瞎練」,練不出個名堂,又有何用,現在的人無論出家,在家差不多都患了這個通病,整天「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聲調層出不窮千奇百怪,包括我在內,外頭一有動靜,便東張西望,結果佛號也不知跑到那裡去,大家都這樣,這便是我們的定力不夠,就是在學佛時沒有智慧,才會如此,佛教中所謂的「智慧」與世俗的「世智」辯聰不同,世俗的智慧是用在如何賺錢,如何鑽營謀利,如何的投機取巧、拼死拼活,佛教的智慧是在告訴我們如何去除貪瞋癡,及告訴我們世間的一切皆是無常幻化,皆是空,沒有一個實在的我,所也是苦多樂少,在大乘佛法裡所講的諸法實相,並不是一般人所能了解的,若能深入小乘法,同樣對大乘法也就不難了解了。



釋迦牟尼佛於法華會上說過:「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祇因眾生根性的不同,所聞所修所證,有深淺勝劣,於是產生了種種的說法,也就是法華經所說的:「開方便門,示真實相」。



所以各位大可放心的去學,佛陀在時講「苦、集、滅、道」四聖諦的小乘法時同樣有人證菩薩果,在講大乘實相法時,同樣也有人證阿羅漢果,為什麼講大乘法,會有人證阿羅漢果呢?這就很明顯的表示佛法本來就是平等,無有高下,所以一切法皆可稱之為無上大法,所以今天各位聽到的也是無上大法,你們切不可把此法當成沒有用,它能讓你離苦得樂,所以我們了解六塵會敗壞,所謂的「色、聲、香、味、觸、法」。



就是因為起心動念,而有了善惡法,了解六塵會敗壞唯入空寂,入於空寂就與三昧相應,若不入空寂那你將會成為佛門中的叛徒!你們聽了以後不要認為我在罵你們,事實確是如此,包括我在內,怎麼說是叛徒呢?一般人剛進入佛門的第一步就是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就是人人本具的「覺性」,法是指自性「中道不偏」,僧是清淨的意思,你若不能與佛、法、僧的自性三寶相應,那麼皈依佛、法、僧都是多餘的,你無非是在皈依天魔外道,我們都被「色、受、想、行、識」,這五蘊拖著走,遍行十方所以這叫做五十心魔,無始以來我們都在六道輪迴之中,而這六道就是魔,所以生生世世皆是皈依魔,而非皈依佛,佛是指「覺性」而言,像我剛剛表演給你們看那個不生不滅的覺性,那就是佛、法、僧,就是自性之寶,即使是原子彈也炸不死的,死的是我們這軀瞉,假若覺性會死,會壞那麼還要修行嗎?修它幹什麼呢?它若死了也就沒有因果的存在了,你們一進入佛門就皈依了三寶,我問你們從開始皈依到今天真正皈依了嗎?我想都是在騙自己,大家都在打妄語,包括我在內,有時我也會被魔拖著走,凡夫就是如此,自己不能與自性相應反被外境拖著走,境就是魔,外面本來沒有魔,我們的心才是魔,你的心若起貪瞋癡當下就是魔,你的心若不起貪瞋癡別說成佛。



就說自在好了,說成佛你們的貪瞋癡又起來了以為自己成佛,若能與自性相應,甚至一直保持下去,我想這便是最好的修行方法,每個人都能成佛,每個人本來都具有佛性,祇要好好修持,都可達到究竟菩提的圓滿,所以大家不要有自卑感,祇要拿出勇氣來承擔,並且好好去實現,無論環境的壓力多大,你都不能隨境而轉,你要好好把握你的自性,只要與你的自性相違背的,任何人的情都不可賣,任何人講的話都不能相信,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攀緣就是在造生死,我們攀緣的習氣太重,陷的太深了,以致於難於自拔,所以一定要拿出很大的決心及勇氣,不可被一切的人、事、物所轉,如此才能達到怨親平等,我所謂的無情並不是說逃離人群,而是叫你不要攀緣,這種無情才是理智,情會使人失去理智,你看女孩子交了男朋友,被遺棄時,就想跳海自殺,像這種傻人死了算了,不是我這當師父人沒有慈悲心,而是你自己笨,在澎湖我曾經遇到一位哭的死去活來的女孩子,對我說她想跳海,我對她說,海沒有蓋子你儘快去跳,不是我沒有側隱之心,我這樣才是最慈悲的。



向你講好話安慰你,你拿不出理智來,感情就是無理智,必須是無感情才是理智,濫用感情是會如俗語說:「愛情沖昏了頭」,頭昏了所以東西南北都搞不清楚,要無情就不可用感情,感情就是一種攀緣。



你們看桌上這朵花它是否會愛我,它是否美麗,它沒有愛也沒有美麗,它的美麗就是因為你說它美麗,其實它本來就是這樣,你管它美麗或難看,你多管閑事誰叫你說它美麗,誰又告訴你它是難看的,你憨人,無始以來憨人做了那麼久都還不知道,現在還不覺醒,這就是叫做感情這也就是同情,「情」一動就會失去你本來天真的面目,所以「情」一動你本來的智慧就會消失了。



所以我們要恢復我們本來的智慧看到東西或處理事情就不可動情,「情」生你就要死,看到每一個東西你說:「啊!真漂亮」這就是貪心,看到又說:「這朵花不美麗」這就是瞋恚心,你管它漂亮或是不美麗這本來就與你不相干,這樣你才會自在,所以起心動念無非是愛是恨,動一絲毫的愛、一絲毫的恨,念頭就已跑出來運動了,所以無起愛無起恨,心理一個念頭都沒有那時理智就會明明白白的顯現出來,佛光就普照了,這就是告訴我們佛法本來就很平凡、生活化的,我們不要想得太複雜,往往因太平凡、簡單才不敢去了解、親近它,所以平凡的你不敢去相信它,所以你永遠都跟它不相應,就是因為太平凡又現實的讓你覺得摸不著頭緒來,我們都以為學佛修行要如八仙過海似的騰雲駕霧會飛。飛到那裡?飛到棺木裡去了還不曉得,所以我們學佛修行要面對現實,老老實實、腳踏實地勇敢去面對世間的真面目,去真實的了解,這樣才是真正學佛的人。不要顛顛倒倒、顛顛倒倒那你這一世所學的東西完完全全都報銷了,所以大家要把握這此機會,可讓你們深入去了解這人人都有——「佛性」這東西,你們要好好去實踐它。



今天我要講的同樣也是「虛空之道」,因為這虛空之道本來就是一種可解脫的方法,直接就讓我們可以感受出來的一種法門,因為我們一般在學佛的人,有的總想學一些比較難以了解又新潮的法,因此我們每一位眾生的觀念裡總是希望能快又能確實的了解,但是往往想要快又快不出來,所以學得有所偏差。



所以這「虛空之道」我不敢『打包票』說讓你們很快就能了解它,但是最起碼的限度,現實的生活中你們就能體會出這「佛法」是不經過任何手續去完成它,它原原本本就在各位的食、衣、住、行當中毫不造作的。



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他開悟時,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如何開悟的,因為佛陀是夜睹明星而開悟的,往往會有人疑問佛陀到底是看那顆星而開悟,你們如果問我,我也只能告訴你,我也不知道,以我的感覺最好是看『掃帚星』人都有通病總認為是那一顆星才吉祥,甚至有人迷要拜星,那一顆比較高他就要拜拜那一顆星,如想用這方法來了解佛陀的道理,那麼他會走入邪見,因為我們要了解佛陀夜睹明星時,不需要了解他看到是那一顆星,我們現在只用最初淺最詳細的角度來看,在這虛空內有四種特點我們用外在的相來區分出這特點,外在的相就有了明、暗、色、空把這四種分清楚了,太陽昇起就是明,太陽下山頭就是暗,我們所看到的任何東西無非都籠罩著色彩,還有我們都生活在空間裡,在這四種大前提下我們能看出一種不生不滅那就是空,這空它是「不生不滅」不動,這明、暗它是有在變遷,如太陽昇起就是明,太陽下山頭就是暗,所以這明暗都有在變遷,色它也會變遷。



所以我說如要看星那就的要看掃帚星,因為那掃帚星剎那間就有一道光消失在空之中,我們看到這種星時,就有人會說:「啊!看到這種星是運氣很不好,得趕快去吃『豬腳麵線』補運才能順順利利。」以我的看法並不盡然,我個人的看法認為這種星可以讓你了宇宙的真相,凡所有的相就是無常的變遷,當下就能讓你了解周遭一切相都是無常的,這樣慢慢去深入佛理,就對了。



讓我們用這角度來看佛陀夜睹明星,這是一種最初淺的看法,他是看到那一顆星而開悟的,我現在要以掃帚星來講這星一剎那間一道光線就消失在這虛空裡了,是那顆星在變遷而我在看的都沒有變遷,所以我們所說的見,這見當下就是性,我們佛門一再強調要明心見性,我們不要把明心見性當著只有祖師輩才有資格了解,而我們都無法去了解這東西,你如果這樣想你永遠會失去自己的智慧,這夜睹明星我們用佛陀開悟的過程來推測就知道空是不動不變異的,我們在看的這個見也是不動又不變遷,所以一切色皆是在生滅變異,唯有我們的「見」當下這性的本身就是不變,因為我們到星它會變遷也會消失於我們的見裡,但我們見它沒有跟著一起消失而且又有辦法看到這顆星的消失,表示我們的佛性是偏滿十方,不但是偏滿又不離一切相且又不住一切相。



當下我們見的性它是最中道的,這見並不是我們起心動念而看的,這見不需要起心動念它照樣能看,看是不動的,初步我們能用這樣來了解。有人打電話給我叫我把修行的過程簡單的介紹一下,但沒有辦法,因為我不願意回憶我的過去,因為每個人的過去都有他悲傷的一段,所以我很不願意去回憶,回憶是會增加罣礙,增加煩惱,所以在佛門裡回憶本身就是罣礙就是業障貪、瞋、癡,因為我們每一個人如要達到怨親平等絕對不要有回憶,因為我們回憶時會想起三年前或五年前某某人對不起我,一想到這些事滿腹的怨心、恨心就會跑出來,等你的怨心、恨心跑出來時無形中會失去理智,所以學佛不應該回憶,如有回憶怨親就無法平等,回憶會起瞋恚心,所以說佛門裡不贊成回憶,回憶就是我們對這佛法在追求佛理時可以回憶,我們的佛法用這名相在回憶這些名相,不是在回憶人我是非,所以叫我講過去修的種種我只能告訴你一切皆是無常,回憶就是起心動念,就是妄想皆不好,所以我不願意講述過去的種種,過去已成過去了我只有對你們說眼前的一舉一動當下就是性空,因為每個動點當下就是生滅、了不可得。



你用這樣慢慢去看,自然就會與佛法相應了,不需要去了解別人怎樣修,你要問自己是怎樣修,問你自己是否有認真在修,是否認真去了解這些事理這樣就好,所以不要回憶過去那會更加瞋恚心,這就是「庸人自擾之」。也不可有探望未來的心,你有探望未來就是一種貪心。



我們每個人尤其是中國人的腦袋瓜裡總認為做人要有希望,但是在佛門中般若性空的教裡就不是這種講法,我們探望未來就是有了貪心,因為你探望未來要成佛或成阿羅漢或要成菩薩,你如果有這種觀念那貪瞋癡會一日一日的加重起來,我們探望未來想要做大人物,我們要做一件事情往往是自私的,因為在佛門的教法裡初步的教法就是叫我們要做一種犧牲,因此每一個人如能犧牲小我、完成大我那這個社會就會圓滿了。



就是每個人對自己都不肯犧牲讓步總想要佔別人的便宜所以這社會才會越來越亂,所以佛門的教法初步就是叫我們犧牲,它這種犧牲並不是叫我們很勉強,就是叫我們隨緣,就像布施要隨緣而布施要衡量本身的力量,布施要真布施不可是有目的的布施,有人布施以後都會有一種觀念,我布施後就希望得到什麼,這種布施不是真布施,這種布施是一種野心的布施,因為佛陀一再交待不要希求人天的福報,因為人天的福報有一天也會享盡,就像我們人中了愛國獎券頭獎,但是你中獎的錢總有一天會享用完的,等你的錢用完時你會很痛苦,反過來看乞丐他們每天沿途向人伸手討乞,但他們雖然很窮但他窮慣了所以他們內心的負擔就不會那麼痛苦,而一個人有了幾千萬財產忽然間破產了不但比乞丐痛苦還比死更痛苦,所以我們布施要真布施,錢財如拿出去時就不要想要以後命要好,因為現在的佛門中不是我愛批評居士,或自己內眾我沒這意思,我是希望這佛法不要在我們這一代前途黑暗,如有在家人布施予出家人時,你對這位出家人有產生了一種懷疑,那會使這位出家人產生了一種後顧之憂,造成你猜我的心,我猜你的心互相的猜疑何時休,這樣的佛法怎麼能興盛起來呢?



如這佛法就在我們這輩人手裡斷掉無法延續,那麼我們的罪過無量,因為在佛教的教法裡如你要布施就布施,你不要布施就不要,沒有人會勉強你的,要布施嗎你就拿來乾脆點東西放下人走就沒有你的事,所以布施要真布施要隨也要自己的能力,能力不足就沒有人會勉強你去做,這就是六度萬行中其中的布施道,在這布施道裡你有辦法做的圓滿那麼當下就是解脫,怎麼說布施道裡就能讓一個人解脫呢?這布施佛陀有分上根大智的布施、下根下智的布施,這上根大智的布施,他當下念頭一起就丟出去了,貪瞋癡一下也就布施出去,他所鍾愛的東西最合意的東西如能痛痛快快的布施出來這就是解脫。



下根下智布施因為他慳貪重所以叫你今天布施一元、明天二元這樣慢慢的增加會讓你感到對物質的心慢慢的冷淡起來而對物質不會再執著那就有辦法解脫,這就是下根下智的布施,上根大智的布施我可用地藏經裡的一經文來講:「若人臨終時將他最心愛的東西,一生最喜歡的東西拿出去布施那就不會墮三惡道,當下就解脫」,這段文看起來雖然是在事相但是透視到理體裡,因此我們一個人如有法子讓自己最愛不釋手的東西布施出去,那我要問你還有什麼東西值得你去罣礙呢?就沒有了,如有值得你還罣礙那就是你所愛的東西還沒有完完全全的拿出來你才會罣礙,你如將你所愛的東西把它當著生命似的東西拿出來布施就是解脫了,因為你的心就不再有罣礙了,心就不不會被物質所縛當下就自在,下根下智的人你叫他這樣做那等於要他的命,有的人慳貪的一毛不拔『鐵公雞』似的,要他拿出半毛錢都困難還說到叫他拿出最喜歡的東西那簡直比登天還難。



所以佛陀用這種方便法,我今天特意講布施並不是叫你們布施什麼,就是說學佛沒有什麼奧妙最主要就是將我們的貪瞋癡完全布施出去就對了,什麼叫做貪瞋癡,你將所愛的東西毫無條件的送給別人,將你所討厭的東西也放下不再討厭,因為我們眾生有愛才有恨,沒你沒愛何來來恨,所愛與恨就是貪、瞋、愛與恨皆都沒有時,那麼這個人就是解脫了,不是說像八仙過海騰雲駕霧,你如學那種東西那你會變的邪知邪見,學佛我可以看三藏十二部經典所講述的可分三大類來講就是經、律、論這三大類別,你看它所講述的都是叫我們去除我們的貪、瞋、癡,所以我們初步的功夫就是要將我們的貪瞋癡勇敢去把它『連根拔除』永絕後患,你如能這樣拔除才可與佛法相應,你學佛如果不是針對貪瞋癡在學,那你所學的法就是邪知邪見,雖然我不是學密宗但是在我還沒有出家前就有請過吳居士灌頂,他教我很多的手印又教我念咒,但我都沒學會,可能是無緣要不然怎樣學都學不好又學不來,但是他所教的也是要去除貪瞋癡,所以密宗身口意三密相應這身口意三密相應就是身口意清淨所以才稱為三密相應,所以要真清淨一定是要沒有貪瞋癡這才是清淨。



若還有貪瞋癡就不算是清淨,我們用這方式來當做學佛的基準就絕對不會學錯,學佛不管你學的是那一宗那一派只要所學的都是針對去除貪瞋癡的任何一種方便法,那這種法皆都不會錯,也皆是佛法又皆是正知正見,今天我所講的法也是講這些,現在我們用四位大菩薩來了解佛法最高段的宗旨,四大菩薩是(一)大智——文殊師利菩薩(二)大行——普賢菩薩(三)大悲——觀世音菩薩(四)大願——地藏王菩薩。



我們初步要了解什麼叫做智慧,我們佛門中所稱的智慧,不是外面人士所能了解的,因為真正的智慧就是般若才是智慧,這般若智慧與社會中的智慧決然不同,社會中的智慧,你看做賊狀元的才能,他也是一種智慧,但這種智慧是會做壞事,我們佛教的般若智慧絕對不做壞事,是最完美的智慧,大智的智慧就是講我們的自性,般若就是我們的自性,假若沒有了我們的自性,那我今天可以簡單向各位再講一次,我們每一個人每天都要吃飯而你吃飯時必定有菜餚,但是餐桌上的菜餚絕對不只一味甚有四、五味,因為現在的人生活得很富裕安康吃得飽又好,所餐桌上的菜餚絕對不只是一味應該是酸、甜、苦、辣樣樣都有,有一種人還嫌不夠非要弄得新奇又沒吃過的口味來摻入才算是頂呱呱的佳餚真是無奇不有。



現在用這「吃」來談佛門所說的智慧是什麼智慧,我們吃菜時如果吃到香菇那就有香菇味,吃到了薑就有了薑的味道,吃到青菜就有一種不同的味道,吃到鹹的就有感覺到鹹,但是再吃到甜的舌根就會感覺到是甜的,吃到辣的就會感覺到是辣的很,但是不管它是鹹的或是甜的或是辣的你吃下去皆是有感覺各有不同的味道,但是這三種口味都會變遷,你如果吃太甜那剛才的辣味就沒有了消失的無影無蹤,你吃太鹹那這太甜味也就沒有了,鹹與甜你都知道,鹹與甜都會變遷,但這知味的性沒有變遷,你吃甜就會感覺到甜味而剛才的鹹味早已消失了,但是你知道的性它是沒有變遷,所以我們在這裡就能了解鹹與甜會變遷而知性是沒有變遷的,我們這知性它不住在鹹也不住在甜,你說這性是甜的嗎?但等你吃大鹹這甜就消失了,你說這這性是鹹的,不對,等你去漱口後再去吃薑時就會感到辣而剛才的鹹味也沒有了,鹹甜苦澀都會變遷,但你所知道的性它不沒有在變遷,無變遷就是表示它沒有住在任何一個相裡,它不住一切相,但是它又不離一切相,它如果有離一切相那它就不可能知道酸甜苦澀了,就是因為它不離一切相所以才知道一切的口味,因此我們在這裡就能了解我們這個性它最中道,它無排斥一切相又無和合一切相,這就是我們佛門所稱的智慧,再換另一種角度來講能讓各位更快的了解,你用手去摸你的頭你會迅速感覺到頭上有一種東西正在發出—觸覺的訊息,你再摸腳也會察覺的到,摸背也是同樣,摸來摸去都會感覺的到,但有一點當你在摸頭,腳卻不知道,反過來你摸腳頭卻又不知道。



當你再用力狠狠的打大腿一下但這痛的感覺一下子就過去了,等不痛時又再打一下但又有感覺到痛,這就是知性沒有變遷而痛會變遷,這就表示我們身體的知性同樣不離一切相,但它又不住一切相,這就是中道,我們了解這性最中道而性它是不變遷的就像虛空一樣它也是不動的,我們的自性像虛空一樣沒有在變但是虛空是充滿十方穩穩不動的,我們的性是有妙用的,它在眼睛是能看,在耳朵裡是能聽,在舌頭裡是能知道酸甜鹹苦澀,在鼻子裡能嗅出香或臭,各有它的妙用,這種用不是你故意去起心動念去用,你不需要起心動念它同樣有在用,所以叫做正遍知這是最中道,這才是真正智慧,因此這是最平等又絕對沒有邊偏差,也最正知正見所以叫做真智慧,這就是大智,這種智慧絕對不是邪見,宇宙的真相就是這樣。



什麼叫大行呢?就是你所做所為絕對無違背你的德性才是大行,要知道是比較快但動手去做就不是那麼快了。所以說智慧般若為三世諸佛之母,「母」就是比較溫順要知道比較快。



這行三昧,三昧就是嚴父,行要相應一定不可辜息養奸,你如有辜息養奸的心裡你就絕對無法相應,這行絕對不可有任何的感情,這行是很嚴的,所以三昧就是嚴父,三昧就是要相應才叫做三昧,所以要行頗不簡單的,但是若無相應就無法了生脫死,在佛經裡有向我們講過,要了生脫死或要消一切罪障一定得入一切三昧,不管你是念佛三昧或般若三昧都不管,但一定要入三昧,這三昧就是嚴父,絕對一點都不能馬虎所以要嚴格,你行一定要嚴。



所以學佛的人要養成一種獨立的性格,也就是說天下人都惡毒我不能惡毒我要自清,天下人皆沈睡我要清醒我不能跟他們一樣憨憨呆呆的睡著,我要養成獨立的個性,這樣你才有辦法,道業自成才能得到佛法的利益,你假若沒有養成這種獨立的性格,你說別人成佛了你才要成佛那是免談,看別人怎麼做你才要怎麼做那像你這樣的學法已經無效了,因為你要模仿一個人是一種不自在又不快活,學佛不是在用口學,是要去了解佛理,照著佛理一步一步去行而不是去模仿別人的行為,別人的行為你是無法去做的,所以學佛要入一切三昧一定要嚴格自我不可妥協自我更不可辜息養奸,如不這樣做你就無法得到你的利益,這就是大行。



什麼叫做大悲呢?這大悲就是你了解了佛性是如此你就用這道理去隨緣度眾生才對,這大悲不是感情之發露,感情是最會染污的,大悲是一種智慧的表現,因為大悲是在拔一切眾生的苦,眾生有什麼苦呢?貪瞋癡就是苦,所以大悲就是發揮內心的理智隨緣,如你碰到一個人他不了解佛法且又煩煩惱惱的,他來問你或是他同時與你有機會接觸,你就可利用這機會方便講幾句讓他了解,不可慳法,如果他有問於你那你更不可慳法你要照你所了解自性的道理講出來這就是大悲,我們一般人都說你要怎樣慈悲,這皆都是落在世俗的感情漩渦裡,這就是攀緣,這絕對無法了生脫死,這會越攪越悽慘的,我去年過來高雄就遇到幾位菩薩她們學佛學得顛顛倒倒的,學得比死還痛苦。



越攀緣那你學佛就越煩惱,學佛不是叫你攀緣,而是叫你要隨緣,因為我們要了解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的敗壞,攀緣就是攀緣六塵,六塵的敗壞你如與它攀緣你必會跟它一樣受生死輪迴,所以你攀緣六塵你就會失去你本來的智慧,因此我要隨緣,就像鏡子一樣,它是不動的,一個東西拿到鏡子前就會顯出這個相這就是鏡子它的妙用,隨緣是妙用,但是這東西一閃過去裡面的「相」也跑掉了,而鏡子裡再也沒有影相所以它是一塵不染,它就不會產生負擔,因此不會痛苦,能照用是隨緣,影相來去鏡子不動即是不變,你如果是有攀緣就會像用布袋裝東西似的,裝得你揹不起來而最後就會被它壓死了,所以我們學佛是需要理智,學佛是越學越輕鬆絕對不是越學越煩惱的,假如學佛越學越煩惱那麼是你所學的佛法一定有偏差的地方,學佛是要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才對,就像我現在,在這裡講話你們不需要專意來聽我的聲音,不需要來聽我在講什麼,你們把精神放輕鬆我在講話你自然就聽進去了這就是隨緣,但你的內心就沒有任何的負擔,我講話的聲音在變遷,但是你們聽的性它沒有在變遷,內心無任何的負擔這當下就是與佛法相應了,因為他不是用攀緣的心來聽我講的法,所以當下就能相應,他是不需要別人對他說法,這大自然就有在向他說法,攀緣是絕對無法相應,所以一定要隨緣,隨緣就是我的聲音你不必起心動念都自然聽得到,這就叫隨緣,我的聲音過去了,而你這性它沒有變動就是不變,有聽到就是和合,聲音過去了,而你在聽的性不動不變遷這就是無和合,變遷的是我的聲音在變遷,你們在聽的都沒有變遷當下我們就會了解六塵是客人,客人就是賊,客人就是客塵的煩惱,所以你不可與它攀緣,你當下就能夠了解你的性是如如不動的,一念不生就如佛,六根一動則黑雲四起,所以我們就能了解佛法的大悲就是告訴我們不是感情發露而是要有理智,我們不要將觀世音菩薩當著是一位女相而附以感情豐富,那你這看法是錯誤的,因為我們眾生都感覺到女性比較溫柔所以特將觀世音菩薩的相,用女相來表示很慈悲,但是這慈悲是智慧的昇華而絕對不是感情。



我們現在再來了解大願,什麼叫做願呢?就是你了解這佛性以後乃至盡未來際都不可與它有何差錯,因為你了解佛性以後這佛性是最中道的,唯有這性才有辦法讓你做一個最完美的人格,所以你要做完美的人格你一定不可違背這性,所以你要發一個願,乃至盡未來際我所做所絕對與我的自性要相應,這樣的堅持到底你才有辦法去完成你的菩提大願,我們一般都會說要發菩提心,結果什麼叫菩提心他自己也莫明其妙不知道,妙用十方這就是清淨心,我們一般都不很了解菩提心,雖然我出家不是很多年,但我常看到這種情形,某某人他不要去做那件事,就有人會很勉強他說:「唉!菩薩要發心,要發大菩提心去做」,那才叫憨牛,不是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清淨心,就是無煩惱心,如果你還沒有去做一件事情就先起了煩惱,那就甭說要發什麼菩提心。



還有什麼叫做菩提心?因當下就煩惱了還有什麼菩提心,這不是菩提心,真正的菩提心就是清淨心,什麼叫做清淨心呢?就是內心無起任何的動念無貪瞋癡的念頭,當下見一切相了了分明如如不動那才是清淨心,那也就是菩提心。你如果用這樣乃至盡未來際都辦法堅持到底,那麼何處不是極樂世界呢?這所謂的極樂世界是眾生的清淨報和佛陀的願力加起來所成的極樂世界,你的心如果無法清淨下來,那麼一天到晚是會被貪瞋癡牽著跑,自己都還不知道。



佛法的教理你如果不懂那也該萬念放下一心精進念佛,好讓貪瞋癡再也起不來做怪,稱念佛號承蒙阿彌陀佛的願力好將來可帶業往生,這樣還有救,但念佛一定要老實,不可有『臨時抱佛腳』的心理,電視在表演好看的節目你就捺不住急急忙忙的緊張起來怕看不到似的,這樣不老實念佛內心都在起貪瞋癡還說要往生那是騙人的,有人說隱惡揚善是一種美德,是不錯的但是有時候這種隱惡揚善反過來會死千萬人,因為有些人不自愛做錯了事總認為別人不揭發,他就來一個「一不做、二不休」的偽君子,所以不可隱惡一定要把它的『假面具』撕下來,就如長瘡有膿一定要開刀才會痊癒。



我出家到現在幫人助念已有好幾次了,但摸自己的良心有真正幾個往生了?我問我自己很慚愧我所看到的都沒有真正往生,我是業障鬼所以看到的都沒有往生,我們要問我們自己,很多人在念佛為什麼沒有人往生?這就要問你自己的功夫,及助念人的功夫,這就是他平時教理不精研又念佛不老實電視台的楊麗花小姐的歌仔戲一上演就急急慌慌的把佛號丟在腦後一切都拋在九霄雲外非看到結束才肯罷休,像這種念佛如能往生那麼大家都不必學佛了。學佛那有那麼輕鬆的,我們無始劫來的貪、瞋、癡都無法用尺量有多厚,那有隨隨便便念幾句佛號就想貪瞋癡卻下來,才沒有那麼簡單。



你如果沒有下過一段扎扎實實的功夫好好去用功,想隨便念幾句就帶過去敷衍了事,那我可告訴你往生是沒有你的份,只不過是種一點善因而已,種一個極樂世界的因,如要往生我可告訴你,阿彌陀佛會示現跟你說「不可能」,經典明明白白的記載跟我們講述「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我們都是隨便的而想要引起別人對我們的同情,這種人最沒有用,我們眾生都是矯柔造作,皆無法勇猛承擔這事實,你的心黑黑的又髒兮兮的,極樂世界怎能接受了你這種心呢?



極樂世界不是流氓所住的,你到那裡要當流氓是沒有人會要的,怎能讓你到那裡去使原本清淨而變成五濁惡世,你的心裡貪瞋癡一大堆,你如想往生,甚至真的阿彌陀佛要帶你去,你也去不成的,為什麼你去不成呢?因為你的意識裡還有金錢、酒、色、名利等,這些一現前你都會跟這些跑了,阿彌陀佛現前也沒有用,你會說阿彌陀佛以後再見,這眼前的女人太漂亮了我不跟去是不行的,所以修行要問我們自己的良心,我們日常生活中貪瞋癡有多重,要慢慢去了解自己的貪瞋癡,了解我們的心是多麼惡毒,是否像烏賊章魚一樣見面就吐的一片漆黑、暗無天日,見面吐黑煙是不行,要慢慢去體會我們自己的心,學佛沒有什麼秘訣,學佛就是要老實,你學佛如果不是用老實的心在學,那不要以為佛陀的慈悲如世俗人的感情一樣看你在痛苦而會用布袋把你裝進去揹著跑,沒有那麼好的,絕對要自性自度才行,經典已講過,離了自性說一切法皆是魔說,佛無法空眾生界,就是眾生必須自性自度,如果不是自性自度那麼就不是平等的法,每一個人都要自性自度包括往生極樂世界也是同樣的,你如果不好好念佛同樣也無法到達極樂世界,這就是最平等的。



不管你修那一宗,你一定要自己去修,你才能得到其效果,假如是我替你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而你往生了,我卻在娑婆世界受苦,那種事是永遠不可能發生的,我念我的阿彌陀佛往生是我在往生,你不念你就無法往生這就是最平等的,有在家信徒憨呆呆的說:「師父幫我消災」,聽得讓人覺得生氣,要消什麼災?講一句不好聽的,我在感冒流鼻涕你要幫我消災嗎?我是無法替你消災,你如要消災我告訴你,你們到寺廟如錢拿得出來就說:「這筆錢布施給常住」,把錢一放下就沒有事,回去這就是消災,你如看到出家人就頂禮恭敬這就是在消災。



你有看到出家人在誦經時就恭敬不要吵站在旁邊靜靜聽這就是消災,你看到經典就恭恭敬敬雙手捧起來念一遍慢慢去體會經典裡的意義這也就是在消災,反過來不是說出家人拿一個木魚敲的半死,而你卻在旁邊逍遙自在的喝茶、啃花生米,像這樣我能替你消的了災嗎!如果這樣能消災我甘願還俗算了,出家人那麼不值錢忙東又忙西的替你消災,而你卻在那逍遙自在,我可告訴你,你消不了災的。



出家人在誦經是替亡者誦經,因為這亡者有需要出家誦經給他聽,好讓亡者聽到這佛法了解佛法在講述什麼,可使他改變他內心的意識才可以早得解脫,這樣才真的替亡者消災,出家人在誦經時你就在旁邊靜靜的聽,好好去體會出家在誦經的內容,慢慢去深入,了解它裡面的意義這樣就是在消災。



不是你有錢就要欺負光頭的,拿了錢就說:「你幫我消災」,木魚打得快裂開了,這叫吵死了,怎麼是消災呢?這也叫『撐飽了沒事幹』,要知道動不動就要別人替你消災,這種行為是會影響出家人的修行,罪過無量,更談不上是消災。出家人絕對不可能用這種途徑替你消災的,如果用這樣能替你消災那完全是違背佛法的道理,佛法的道理就是要正知正見,各人修行各人的,各人生死要各人去解決,不是你的生死我可幫你解決的,也絕對是不可能的,你必須要了解這一點,甚至你要往生極樂世界,也是同樣的,你自己要念佛求得往生,你如果不念佛那天底下就沒有人有辦法替你念佛求往生了,你如果要叫出家人替你消災,那我告訴你,你是憨,你如將那些錢拿到寺廟裡說:「師父這些是要供養常住」,那這樣就是消災,因為你在布施的當下就是在捨除你的貪瞋癡,你的貪瞋癡卻除了一分就是消了一分的災,卻了二分這就是消了二分的災,所以說你的貪瞋癡如果沒有卻出去那就完完全全連一分也沒有消,甚至有加重了你都還不知道。



所以我希望佛法不要斷送在我們這輩人的手裡,因為我看在家人與出家人的互相猜疑,布施就是布施,有什麼不放心呢?既然不放心大可不必布施,因為你的布施不但是有染污的,甚至又對出家產生懷疑當下就起了疑心的『病』,無形中又起了我慢心而沒有恭敬三寶,三寶必須要出家人來領導,如果出家人站不起來而影響佛法那我問你,你是否要負責任,以後的人難道不學佛了嗎?所以希望大家做事要互相信任,要互相拿出勇氣來這樣我們的佛法光明才會顯露出來,要不然佛法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裡毀滅,那我們每一個都有責任,這就是我今天要對大家講的智行悲願這菩提心是要如此發起才正確,我們發菩提心一定要了解這菩提是什麼意思,「菩提」是清淨的意思,既然是清淨就是沒有貪瞋癡。既然無貪瞋癡就不可還有懷疑。



我們了解確實我們的修行不可有邪知邪見,當我們在修持不管你是淨土宗或是禪宗皆都是一種方便法,但是我們要了解我們修持的法都是針對貪瞋癡下手的,我修的不是念佛法門,我所修的法門是小乘法,就是看這『無常』,因為我所看到的無常使我感到這佛法,讓我不會再憨呆呆的而醒悟起來,因為這無常是最無情也又是最有理智及十方法界都可看到的,你若看這無常你就會認為一切「相」都是無常的,那你就不會再喜歡它了,反回來會反照到內心的喜、怒、哀、樂、憂愁嘆苦剎那、剎那也是在無常變遷的,既然內在的相是無常,外在的相也是無常,所以我們就是要找一個恒常永遠不變的東西,那麼外面唯有是虛空它是不變遷的,過去的虛空與現在的虛空及未來的虛空它永遠都不變異,但是我們內在的念頭時時刻刻都在變遷,只有你在聽、你在看的『性』與外在的虛空是同樣永遠不變的,我講的每句話都有在生滅的變遷,而你在聽的性沒有在變遷與外在的虛空一樣是不變遷的,外在的虛空不離一切相,因為任何一切相皆在虛空之內,外在任何一切相在變遷時會生滅變壞,只有虛空它沒有在生滅變壞,這就表示虛空是中道,反過來我們內心這個覺性、就是我講話你在聽的那個聞性與虛空相同任何的聲音它都可以聽到,但是聲音是會變遷而在聽的聞性都沒有變遷,所以它是最中道,再來看我們內心的起心動念與外在的一切相的「無常」是不二的、不相上下,所以說客塵則是煩惱,我在講話你有聽到,我站在這裡你也有看到這就是自性的妙用,它這種妙用不必用任何的起心動念就會有這種本事,所以不動就是定,有看到有聽到就是慧,因此我們的自性本來定、慧就俱足不需要我們再修,但是我們不修又不行,因為我們的貪瞋癡很多,所以我們必定要修才行,什麼叫修呢?那就是去除我們的貪瞋癡就是修。不是要像八仙過海飛天鑽地似的,我告訴你才沒有這回事,那種你不需要去了解,你只要慢慢地修,修到沒有貪瞋癡與自性相應那自然就有那種本事。



你如果要一步登天『想像八仙過海也要飛天鑽地』那是會飛到棺木裡去的,沒有效那不是正途,那叫做偏見,所以修行就是要老老實實,從凡夫的初地一步接一步的起程,勇敢針對著貪瞋癡慢慢去除掉、一絲毫都不挽留才是正確,這樣才是老實人,才是真實有在修行,一點兒都不做『表面功夫』所以我們修行要腳踏實地一步一步來不要急,但是要嚴,你如要入三昧不嚴是絕對不行,這樣你才有辦法得到佛法的利益,才有辦法喝到佛法的甘露,你如認為沒有關係動就讓它動,明天再來,不行的話再留待後天再來,你如有這種世俗的『分期付款』眼光,那修行不是像這種修法,所以希望大家好好的修,好好去成就你的菩提果,你如不這樣修持那我告訴你佛法與你無緣,你必須要好好懺悔。



無常沙門慧濬於73年農曆九月份講於高雄佛教堂


(from : http://book.bfnn.org/books2/1657.htm)

(轉貼)無限的慈悲 — 觀世音菩薩

2009年12月26日星期六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文珠法師講述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廿七日於香港九龍政府文化中心



一、慈悲的意義

二、慈悲的類別

三、慈悲的重要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聖號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性別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本跡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道場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聖像

四、慈悲的代表—稱念觀音的功德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各位,勤求無上智慧,是上求佛道,實踐無邊願行,是下化眾生。但當我們開始上求下化時,首先必須具備無限度的慈悲,然後始可展開弘法工作,建立利生事業,以完成佛子應盡的責任與義務,達到學佛、成佛之目的。因此,今晚要與各位討論的題目,是「無限的慈悲」。可分慈悲的意義,慈悲的類別,慈悲的需要,以及慈悲的代表四點來說明。



一、慈悲的意義



何謂慈悲?慈悲,是佛教的專有名詞,亦是佛教的基本精神。佛教的大乘教義及利他的行為,皆本自慈悲。而慈悲又本自人性的平等。所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凡有生命的動物,無論貧富貴賤,無論冤與親,人與畜,皆有佛性,都有成佛的可能。因此,諸佛菩薩,從一切眾生,佛性平等,無二無別的觀念中,自然對一切眾生流露出無限的慈愛,願意無限度給予一切眾生的幸福快樂;自然對被眾苦逼迫,還末成佛的一切眾生,產生同體大悲至極同情,願意無條件的拔除一切眾生的憂悲苦惱。所以大智度論說:「大慈予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



這種拔苦與樂的大慈大悲,原是人類本具的天性,可惜人因固執自我,妄想發展自我,結果,被自我所蒙蔽,為自我所困擾,無法衝破自我所編織的煩惱圈套,無法跳出自我所制造的私慾陷阱;致使人心慈悲喪失,同情心滅,正義無存。人與人相處,各私己所愛,各愛己所私,不得不強奪巧取,以強凌弱;聖潔的慈悲心,竟淪落為卑鄙的自私心,尊貴的同情心,竟變為狹小的佔有慾。遂給人類製造無比的災難,給世界帶來無窮的鬥爭。



諸佛菩薩,由於親近善知識,轉愚成智,轉迷成悟,能覺悟往者不諫,知來者可追,剪除妄想,擺脫私慾,本乎無上智慧,實踐無邊願行,發掘人性的慈悲,而且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故能超越時空的限制,衝破種族的界限,無論此界他方,不管過去,現在,或未來,不問男女老少,不分貧富貴賤,是人或是畜,皆一律平等拔苦與樂。何止拔除一切眾生,生理上種種苦惱,同時拔除眾生心理上的煩惱;不特給予眾生生活上物質所需,且給予眾生精神上真理的啟示,令眾生法喜充滿。



這種無條件,無止境,無限度的慈悲,正是大乘行者濟物利生的資金,亦是大乘佛教拔苦與樂的基本功能。菩薩們歷劫修因,廣行六度、四攝,饒益有情,固然是基於慈悲;而釋尊降生娑婆,八相成道,展開覺世牖民的工作,到處轉法輪,擊法鼓,從朝至暮,說法利生,又何嘗不是慈悲的驅使。可以說,釋尊的心,是慈悲心,釋尊的行,是慈悲行,釋尊的一生,正是大慈大悲的總匯;離開慈悲,既無菩薩道可修,亦無佛道可成。所以法華經說:「如來室者,慈悲心是。」大涅槃經亦說:「一切聲聞,緣覺、菩薩、諸佛如來,所有善根,慈悲為本。」據此可知,慈悲,正是建立佛教,特別是大乘佛教的基石,是大乘教義的核心,大乘菩薩的骨髓與靈魂。



二、慈悲的類別



在涅槃經中,佛說四無量心時,將慈悲分為三類:



(一)生緣慈悲



眾生,指凡有生命的動物,包括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等六道眾生。六道眾生無論是胎生、卵生、濕生、或化生,凡有生命,無不有苦。佛弟子因見眾生苦,起慈悲心,恆思拔苦與樂,名眾生緣慈悲。但是屬於初發的慈悲心,煩惱末除,我執末斷,內見有我,外見有人,人我之間,又有親疏之分,冤親之別,末能做到冤親平等,拔苦與樂,慈悲有限,非無限的慈悲。



(二)法緣慈悲



法、廣則指宇宙萬有諸法,狹則指組成人體的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等法。二乘聖人,因聞佛說四諦十二因緣等法,緣生無性,當體即空,悟無生理,斷我執,證真空涅槃。但僅知由五蘊等法組成的我空,不知能組成我的五蘊等法亦空。以為眾生之苦,是由五蘊等法而生。遂起慈悲心,說緣生之我,無常、苦、空,開導眾生,令斷煩惱,破我執,離苦得樂。如涅槃經言:「法緣者,不見父母妻子親屬,見一切法,皆從緣生,是名法緣。」因緣五蘊等法所起慈悲,名法緣慈。但度生不廣,智慧有限,亦非無限的慈悲。



(三)無緣慈悲



無緣,謂心無所緣。因為諸佛菩薩,以無上智慧,證實相真理,知生佛平等,聖凡無二,不住凡夫之有為,不住二乘之無為;亦不住過去、現在、未來,離諸妄想分別,心無所緣。但因眾生不知諸法實相,心生執著,終日人我是非,分別取捨,作無邊的罪業,沉淪生死苦海,無法自拔。遂本乎無緣大慈,興同體大悲,倒駕慈航,隨流九界,平等拔苦與樂,名無緣慈悲。



無緣慈悲,是以智慧為體,慈悲為用。因有智慧,知法性空,終日度生,不見有能度之我,亦無所度之眾生,於其中間,更無苦可拔,無樂可與,所謂三輪體空。因有慈悲,等視眾生,猶如赤子,苦樂與共,恆抱「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一己求安樂。」的悲願。入世救世,既平等無私,更廣大無限,盡未來際,愛護眾生,拔苦與樂,因名無限的慈悲。



三、慈悲的重要



六道眾生,困居三界,昇沉不已,生死熾然,苦惱無邊,固然需要佛的慈悲救濟;二乘聖人,困居化城,迷失寶所,沉空滯寂,保果不前,更需要佛的慈悲教化。至於權教菩薩,雖然已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但未達實相,執著中道,內見有能度眾生的我,外見有可度的眾生,有相修行,住心布施,亦需要佛的慈悲開導。何況佛道遙遠,眾生難度,非佛慈悲的鼓勵與輔導,恐難免退墮,是以九法界聖凡,無不需要慈悲。



諸佛菩薩,以大慈大悲平等無私之心,救濟六道眾生,煩惱生死輪迴之苦;給予涅槃真理生命永恆之樂。救濟二乘聖人,沉空滯寂,得少為足之苦;給予回小向大,走向寶所,令證菩提之樂。救濟淺位菩薩,無明障道之苦;給予實相智慧,速得佛果菩提之樂。



特別是人間,而且是今時今日的人間,更急於需要佛的慈悲救濟。因為現代人,由於內心貪瞋痴三毒,所形成的矛盾與鬥爭,由於外界科學進步物質引誘,所導致的危機與苦難,非常急於需要佛的慈悲救濟,也唯有推動佛的大慈大悲精神,始可以停止人類的鬥爭,解救人世間的厄運。



雖然,佛的慈悲,并非實質的事物,可以供人擺設,或供人欣賞。但慈悲確實存在人間,而且其力量威猛無比,遠勝一般的武器。因為武器,僅能威嚇人於一時,而慈悲以力量,卻能綿延至遠,無窮無盡。武器只能制伏人的行為,無法改變人內心的邪惡;而慈悲卻能震撼人的心靈,淨化人的身心。人類所以揮動武器,策動戰爭,主要原因是內心的貪與瞋;而慈悲,卻能消滅人心的貪瞋。所以,慈悲何止是有益世道人心的良方,是救急扶危的聖藥,簡直是殺人武器的克星,人類的救星。今後人類前途的安危與苦樂,實在維繫於人心的慈悲。



假如現代人,皆能學習佛的慈悲,運用慈悲的力量,使人溶化仇恨,停止戰爭;使人悔過自新,棄暗投明;使人以仁愛代替憎恨,以寬恕代替徵罰,以奉獻代替佔有,以隨喜協助之心,代替妒忌與障礙。當然可以救拔現代人憤怒敵對,互相殘殺之苦,給予現代人仁慈寬恕,和陸共處,共存共榮,共享太平之樂。



今天本人非常希望各位,能理解佛的慈悲,對於人類的重要,進而學習佛的慈悲,以慈悲心,作為今後做事處世的原則,本乎慈悲心,來培育下一代的個性。使佛教至情、至理、所擬合的無限慈悲,暢行於世間,活躍於人心,以達到改變人性的凶殘,溶解人間的仇恨,促進人類仁慈博愛,共同創造幸福的將來之目的。



四、慈悲的代表



佛教的慈悲心,並非紙上空談,而是有事實的表現,以及有歷史的印證。例如:佛教徒處處忍辱,與世無諍,固然是基於慈悲;而佛教歷史,從未發生任何流血戰爭,即使是飽受逼害(如中國歷史上有名的三武滅佛),佛弟子們之所以能夠忍辱負重,亦是基於慈悲的精神。至於歷代高僧,內修忍辱行,對治瞋心以自利;外則弘揚佛法,教化眾生以利他,又何嘗不是慈悲心的驅使?再說,彌勒菩薩,歷劫修慈,將來成佛,絕對禁止殺生,固然是推展佛的慈悲;而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普門示現,無苦不拔,無樂不予,更足以代表佛教的大慈大悲。



在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中,佛告總持王菩薩:「善男子,汝等當知,今此會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觀世音自在,從無量劫來,成就大慈大悲。」因此,觀音菩薩,又名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自從最初發菩提心,直至成佛,再由成佛後教化眾生,久遠劫來,皆本乎大慈大悲之心,實踐大慈大悲之行,深得大悲心解脫法門。



華嚴經觀音菩薩親自告訴善財童子:「我已成就菩薩大悲行解脫門,善男子,我此菩薩大悲行法門,平等教化一切眾生,相續不斷。善男子,我住此大悲行門,常在一切諸佛如來所,普現一切眾生前,或以同事攝取眾生,或以色身攝取眾生,或現種種不思議色淨光明網攝取眾生,或以音聲,或以威儀,或為說法,或現種種神變,令其心悟而得成熟。或為化現同類之形,與之同居而成熟之。善男子:我修此大悲行門,願常救護一切眾生,願一切眾生離險道怖,……。」離險是拔苦,救護是與樂,觀音菩薩專修大悲法門,無論現種種身,說種種法,現種種神變,作種種佛事,甚或一舉手,一投足,皆從慈悲心生。無量劫來,本乎慈悲心,遍身塵剎,無苦不拔,無樂不與,因此,觀世音菩薩,該是佛教無限慈悲的代表者。



至於觀音菩薩聖號的來由?以及其性別、聖像、聖跡等,可分以下五點說明:



(一)觀音菩薩的聖號



1.得名的原因



一由宿世志願得名:悲華經記載,往昔恆河沙阿僧祇劫前,有佛出世,名寶藏如來。當時有一轉輪聖王,名無諍念,與其千子,各各請佛及僧住於皇宮,四事供養,為期三個月。當時第一太子名不詢,供養佛已,因觀眾生苦,而於佛前發願,以一切善根功德,回向無上菩提,並願於修菩薩道時,所有苦惱眾生,能稱其名:為其天耳所聞,天眼所見者,皆可離苦得樂。時寶藏如來,即為不珣太子授記:「善男子,汝觀天人及三惡道一切眾生,生大悲心,欲斷眾生諸苦惱故,欲斷眾生諸煩惱故,欲令眾生住安樂故,善男子:今當字汝為觀世音。」二由因中修行得名:楞嚴經觀世音菩薩對釋迦佛說:久遠劫前,曾供養一位觀音如來,並發菩提心,修菩薩行,觀世音如來,授其「聞熏聞修金剛三昧」。因而從聞思修,入三摩地,悟證圓通,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能以三十二應身,入諸國土,度脫眾生。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能以十四無畏,四不思議,施於眾生。令聞名見形,稱念聖號之人,皆可離苦得樂。因此,觀音如來,於大會中授記菩薩,號觀世音。



三由果上利他得名:楞嚴經觀音菩薩自說:「我得佛心,證於究竟。」自此,無量劫來,皆以大悲心,平等「拔苦與樂。」故法華經無盡意菩薩問佛:「觀世音菩薩,以阿因緣,名觀世音?」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是觀其音聲,即得解脫。」又云:「假使黑風,吹其船舫,漂墮羅剎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以是因緣,名觀世音。」



由於菩薩發大悲心,修大悲行,證得佛心的無限慈悲。能令凡稱其名號的苦惱眾生,得免三災,脫四難,除三毒,應二求,甚至以三十二應身,及十四無畏,四不思議,福備眾生,因名觀世音。又名觀世音自在,或名觀自在。



2.聖號的意義



若依據自利功德釋觀世音三字,觀是能觀智,包括一心三觀之智,世音是所觀之境,包括一境三諦之理。菩薩以一心三觀之智,觀於一境三諦之理,圓觀圓證,自在無礙,因名觀世音自在。



若根據利他功德釋,觀是教,世音是機,教指菩薩尋聲救苦的大悲心,機指九法界眾生,稱念菩薩聖號或悲哀求救之音聲。因菩薩能興慈運悲,拔苦與樂,普門示現,自在無礙,故名觀世音自在。



自利是智,利他是悲,菩薩依智慧之體,起慈悲之用,遍觀法界眾生,隨其機緣,拔苦與樂,自由自在,無所障礙,因名觀世音。亦名觀自在。或有人說:舊譯名觀世音,新譯名觀自在,徵之佛經,並不盡然。或說觀自在,另有其人,非即是觀世音,更不可信。其實,觀世音即是觀自在,觀自在亦即是觀世音,而大悲心陀羅尼經,釋尊則名之為觀世音自在。



(二)觀音菩薩的性別



性別,指男性或女性的分別。然男女性別,僅限於欲界六道眾生。欲界天道眾生,雖有男女性別,及男女性欲,但欲心微薄,所謂:「四王忉利欲交抱,夜摩執手兜率笑,化樂熟視他暫視,此是人天真快樂。」色界眾生,雖有色相,但純是蓮花化生,初生貌如童子,身白銀色,衣冠具足,全是大丈夫相,無男女性別,亦無男女情欲。無色界眾生,依正俱空,身心都無,何來性別?



至於四聖境界,早已超越三界六道輪迴,無所謂男女性別。四種聖人: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佛,隨其智慧深淺,功德大小,所感報身,相好莊嚴各殊。但皆純是大丈夫身,絕無男女之相。觀音菩薩,早登佛地,是正法明如來。為度眾生,跡現菩薩,當然超越男女性別,屬大丈夫身。但教化眾生,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或現男身,或現女身,全視乎所教化眾生之根性而定。



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三十二應身中,現十三種人身,即有七種屬於婦女身。至於釋尊降生娑婆世界成佛時,觀世音菩薩同時來此婆婆世界,於釋尊法中,大作佛事的,該是男子身。因為佛在悲華經,十一面神咒經,大悲心大陀羅尼經,以及其他諸經,皆稱觀世音菩薩為:「善男子。」華嚴經更說:「勇猛丈夫觀世音。」可知觀世音菩薩,除本門佛身,及其他應化身外,其跡現菩薩,該是男子身。



古之男女,皆蓄長髮,身著長袍,頭披布巾,印度如此,中國亦然。且富貴之家,無論男女,多佩帶珠寶,瓔珞,以為嚴飾。觀世音菩薩,既現在家菩薩相,其服飾該與當時男士同。是以古之菩薩像,(不僅觀世音,其他菩薩亦然)多身著長袍,頭披布巾,頸佩瓔珞,但其相貌,於慈祥中,猶具男子威嚴堅毅之相。世人不察,竟因服飾,誤以為觀世音菩薩是女性。特別是近數十年來,中國所製造之觀音瓷像,或圖像,越來越女性化,非及早糾正不可。雖然,觀世音菩薩的特殊功能,是大慈大悲,與一般母性的慈愛極為接近;雖然,觀世音菩薩特別同情婦女界的悽苦,常應化婦女身教化眾生,但總不應該因此而將「勇猛丈夫觀世音」,轉變成女性化的造型。學佛人應該正視佛經,信佛所說,不應以訛傳訛,自誤誤人。



(三)觀音菩薩的本跡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中,佛告阿難:「善男子,此觀世音菩薩,不可思議威神力,已於過去無量劫中,已作佛竟,號正法明如來。大悲願力,為欲發起一切菩薩安樂,成熟諸眾生故,現作菩薩。」



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秘密法經中釋尊亦說:「觀自在菩薩,於我前成佛,號正法明,十號具足。我於彼時,為彼佛座下,作苦行弟子,蒙其教化,令得成佛。十方如來,皆由觀自在教化之力,故於妙國土,得無上道,轉妙法輪;是故汝等,勿生疑惑,常應供養。但常稱名號,等供養六十二億恆河沙數如來功德,何況至誠供養,其福無量。」據此證明觀世音菩薩本門深遠,今現菩薩身,於極樂世界,位居補處,與大勢至菩薩,同輔阿彌陀佛,接引眾生。並於阿彌陀佛般涅槃後,正法滅盡時,成等正覺,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極樂世界,轉名一切珍寶所成就世界,壽命九十六億那由他百千劫,般涅槃後,正法住世,六十三億劫,(見悲華經)皆是方便示現之跡門。



(四)觀音菩薩的道場



觀音菩薩,悲心救苦,不捨眾生,何止在極樂世界,現菩薩身,助佛教化,亦於十方佛前,以菩薩身,大作佛事。釋尊當日在印度示現成佛時,觀世音菩薩,亦同時垂跡娑婆,現菩薩身,助佛教化。



眾所週知而又能受持讀誦的大悲咒,是當日釋尊駕臨觀世音菩薩的道場時,觀世音菩薩於釋尊前說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云:「如是我聞,一時釋迦牟尼佛,在補陀落迦山,觀世音宮殿寶莊嚴道場中,坐寶師子座,其座純以無量雜摩尼寶而用莊嚴,百寶幢幡周匝懸列。爾時如來將欲演說總持陀羅尼故,與無央數菩薩摩詞薩俱,其名曰總特王菩薩……時觀世音菩薩,於大會中,密放神通光明照耀,十方剎土,及三千大千世界……。」觀世音菩薩白佛言:「世尊:我有大悲陀羅尼咒,今當欲說,為諸眾生而安樂故,除一切病故,得壽命故。增長一切白法諸功德故,成就一切善根故,遠離一切諸怖畏故,速能滿足一切諸希求故;惟願世尊,慈悲聽許……。」佛言:「善男子,汝大慈悲,安樂眾生,欲說神咒,今正是時,宜應速說,如來隨喜,諸佛亦然。」於是觀音菩薩在釋尊允許下,說出無量憶劫前,千光王靜如來,授其大悲咒的經過。及其授持大悲咒的功德。



補陀落迦山,梵文POTALAKA,音譯補陀落迦山,或補但洛迦山,或普陀落迦山。義靜法師譯名海島山,或小白華山,又名光明山。因此山位於海島,島上滿佈小白華,清香美麗,觀音菩薩住此山中,常放光明,表示大悲光明,普門示現,因而得名。據說補陀落迦山,共有三處:



(1)印度補怛洛伽山



華嚴經說:「於此南方有山,名補怛洛伽山,彼有菩薩名觀世音自在。」又云:「海上有山多聖賢,聚寶所成極清淨,華果樹林香遍滿,眾流池沼悉具足,勇猛丈夫觀自在,為利眾生住此山,汝應往問諸功德,彼當示汝大方便。」善財童子受教向南而行,漸至此山:「見其山巖谷之中,泉流縈映,樹林翡鬱,香草柔軟右旋布地,觀自在菩薩,於金剛寶石上,結伽跌坐,無量菩薩,皆坐寶石,恭敬圍繞,而為宣說大慈悲法。」



唐三藏玄裝法師之西遊記中,亦有記述:「株羅矩吒MALAKUTA 南方海濱,有座抹刺耶山,抹刺耶MALAYA山東方,有座布怛洛迦山POTALAKA,此山山徑危險,巖谷崎嶇,山頂有池,其水澄清如鏡。有大河繞山,周流二十匝,入南海,池測有石天宮,觀世音菩薩往來其間。其有願見菩薩者,不顧身命,涉水登山,忘其危險,但能到此山者甚少。惟山下居人,虔心求見菩薩,則菩薩或現自在天身,或現塗灰外道身,慰喻此人,得遂其願……。」



(2)中國普陀洛迦山



在中國浙江省定海縣,舟山群島之一的普陀山。島呈狹長形,島內崎嶇,由南至北,有錦屏山,光遊峰,伏龍山,雪浪山,青鼓山等,其中最高是島北的白華頂,又名佛頂山。島之東南有一小島,名洛迦山,合稱為普陀洛迦山,後人漸將普陀及洛迦分成兩個山名。



普陀山所以成為中國四大名山之一,名為觀世音菩薩的道場,其原因在普陀山誌記載:謂中國五代後,梁貞明二年,公元九一六年,日本僧人慧諤,遊五台山,見一觀音像,莊嚴殊勝,心慕不已,實行不問自取,請回日本供養。豈料船經普陀山時,海中忽湧無數鐵蓮花,舟不能行,如是三日三夜,慧諤驚而禱告曰:「如聖像與日本眾生無緣,當從所向,弟子隨從所適,建寺供養。」禱畢舟行,至潮音洞邊即停,慧諤捧大士像離舟登岸,時岸邊漁民,聽慧諤說明來意,大受感動。張氏漁翁獻出住宅,讓慧諤和尚供像安居。改名為「不肯去觀音院。」而慧諤和尚,亦成為普陀山的開山始祖。



普陀山名勝古跡甚多,佛教寺庵百數十座。其中位於白華頂南靈鷲峰下的普濟寺,是供奉觀音菩薩的主剎。開闢深遂,殿閣七重,建築總面積為一萬一千四百平方米。宏偉莊嚴,氣勢非凡。其中圓通寶殿,是觀世音菩薩正殿,建於清朝康熙雍正年間,高六丈餘,廣十四丈,闊八文,內供八米多高觀音聖像。四周塑有觀音菩薩三十二應身,其餘殿堂僧舍,約二百餘間。亭台樓閣,十分壯觀。普濟禪寺,位於前山,與後山的法雨禪寺,及山頂之慧濟禪寺,合稱普陀三大寺。其他歷代興建大小寺菴,約二百餘間。



普陀山最著名的山洞,是海潮音洞,及梵音洞,潮音洞位在沙岩之中,高約數丈,洞內怪石磷磷,海水湧入,其聲如雷,遊客僅可立於天窗外俯視,不能入內。梵音洞在青鼓山下,高數十丈,洞底崩石累累,海水接踵而來,水花飛濺,聲如龍吟虎嘯,誠心朝山進香的有緣人,能見觀世音菩薩於洞中現身。



普陀山既為四大名山之一,遊客固多,而僧人由各地雲集掛單者亦眾。難免聖凡混雜,良萎不齊。何況羅漢境界,往往隱德露痴,遊戲人間。凡人肉眼不識,自會發生誤會。觀世音菩薩,為衛護道場,對破戒僧人,固然慈威兼施,而對蓄意擾亂道場之人,亦每現身點化。



據說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曾拜訪普陀山。當其微服上山,立即被化緣和尚包圍,並將所得,就地聚賭,令乾隆皇十分反感。回宮後將所見奏知母后,並欲大興問罪之師,但因母后善言相勸作罷。豈料第二次下江南,再訪普陀山時,和尚何止包圍化緣,且三五成群,吸姻飲酒,喧鬧不已,醜態畢露。乾隆喝問:「因何不守佛門清規?」竟然有人回答:「此是海外家風,羅漢境界;即使皇帝在此,亦管不了。」真氣煞乾隆,誓必發兵捕殺;雖然母后再三勸告,勿作殺業,而毀名山,亦難息怒。是以第三次下江南時,帶備兵船,再訪普陀。



及其登山一看,聚賭的人數更多,下注更大;而且衣冠不整,男女混雜。乾隆心想,窮和尚何來許多銀兩,讓我來豪賭,看你窮和尚如何賠償。隨即掏出大堆銀兩下注,旋即被和尚吃掉,一連數次皆輸,最後將僅有銀兩孤注一擲,竟然輸光。氣極將頭上寶冠除下押上,又被一衣衫檻褸的和尚贏去。往頭上一載;乾隆盛怒之下,再脫下龍袍作為賭本。結果,又被一個女人贏去,往身上一披,並問皇帝還有何物可賭?皇帝隨即命同來官兵包圍前寺,下命捉捕和尚。



聚賭之眾,見被包圍,唯有陸續走進大殿。及軍隊趕到大殿,人影全無,而皇帝寶冠,卻載在羅漢頭上,皇帝龍袍,則披在觀世音菩薩身中。至此:乾隆始知自己所見,真是羅漢境界,菩薩神變;隨即叩頭謝罪,篤信佛教。普陀山於悠悠歲月中,雖然幾經興廢,於今仍然屹立不倒,遊客如雲,朝山者眾,被菩薩感化而改邪歸正,篤信佛教者,不知凡幾。可見觀世音菩薩衛護道場之威德神力,實不可思議。



(3)西藏的布達拉宮



西藏的POTALA,是座位於瑪魯赫里,MARUHOIRI大巖山頂上的達賴喇嘛宮殿。周約一里,普通稱布達拉(亦音補陀洛)。興建年代,大約在西曆五八一年,當時宮殿規模較小,至十七世紀末葉,達賴喇嘛在位時,有一執權僧人,名松格吉雅若,繪畫宮殿改建圖,於十八世紀建造成今日所見雄偉莊嚴的布達拉宮。據說,布達拉宮佛殿之靈塔,金壁輝煌,上段安置純金的觀音聖像。像內部封存有傳說出松茲堅布教王從印度迎回佛陀時代留下的觀音聖像。西藏自古,便以觀音菩薩為開國之祖。而歷代國王,多信仰觀世音菩薩。因此:西藏人在尊崇國王的同時,亦信仰觀世音菩薩。



此外,有說中國熱河承德的補陀洛寺,日本紀伊的補陀落,下野的日光島,還有朝鮮的洛山,都是觀世音菩薩的道場。事實上,菩薩悲心救苦,不捨任何眾生,有機則應,無感不通。然則,凡供養觀世音菩薩聖像的佛教寺院,無不皆是觀世音菩薩的道場。凡有苦難災患之處,無論此界他方,皆有補陀洛迦山。苦惱眾生,但能一心稱念菩薩聖號,菩薩無不尋聲救苦,令得安樂。可謂聖跡處處,並不限於補陀迦山。



(五)觀音菩薩的聖像



觀世音菩薩,無量劫來,無論因中度生,或果上施化,皆觀機設教,隨類應身。所謂:「現種種形,說種種咒,現形說咒,皆以無畏施於眾生。」其聖像之多,實不可計量,然其流傳世間,為眾生供養的聖像,多為手執楊枝,持淨瓶的白衣觀音。千手千眼觀音,與十八臂的準提觀音。佛經記載:則有六觀音、八觀音、二十五觀音,與三十三觀音等。



六觀音有二種說法:據天台教義,六觀音指大悲觀音,大慈觀音,獅子無畏觀音,大光普照觀音,天人丈夫觀音,大梵深遠觀音。如摩訶止觀中說:「大悲觀音破地獄道三障,此道苦最重,宜用大悲。大慈觀音,破餓鬼道三障,此道飢渴,宜用大慈。師子無畏觀音,破畜生道三障,獸王威猛,宜用無畏。大光普照觀音,破阿修羅道三障,阿修羅道猜忌嫉疑,宜用普照。天人丈夫觀音,破人道三障,人道有事理,事伏憍慢,稱天人,理則見佛性,稱丈夫。大梵深遠觀世音,破天道三障,梵是天王,標王得臣。



若依密宗,六觀音是指千手觀音,聖觀音,馬頭觀音,十一面觀音,准胝觀音,如意輪觀音等。其中聖觀音,是菩薩的主體,亦即是正身,法華法會,楞嚴法會,以及十方佛前所現身的觀音,皆是聖觀音,其餘皆是隨機應化身。



日本真言宗以此二種六觀音,配以六道,有偈云:「大悲千地獄,大慈心(聖)餓鬼,獅子馬頭畜,大光面修羅,天人准泥人,大梵如意天。」意謂千手千眼及大悲觀音,能救地獄眾生惑業苦三障道。聖觀音及大慈觀音,能消餓鬼道三障,馬頭觀音及獅子無畏觀音,能拔畜生苦,十一面觀音,及大光普照觀音,能教化阿修羅眾。准胝觀音,及天人丈夫觀音,能饒益人道有情。如意輪觀音及大梵深遠觀音,能教化天道眾生。



八觀音則有三種不同說法:一是攝無礙大悲心大陀羅尼經曼荼羅儀軌中所說的,不空絹索觀音,毘俱胝觀音,十一面觀音,馬頭觀音,忿怒鉤觀音,如意輪觀音,不空觀音,一髻羅剎觀音。其次是佛學大辭典所說觀音曼荼羅八大菩薩:一金剛觀自在菩薩,二與願觀自在菩薩,三數珠觀自在菩薩,四鉤召觀自在菩薩,五除障觀自在菩薩(亦云施無畏),六寶劍觀自在菩薩,七寶印觀自在菩薩,八不退轉金輪觀自在菩薩。



再其次是真言宗依據大本如意經所立的八大觀音:一圓滿意顯明王菩薩,二白衣自在,三髻羅剎女,四四面觀音,五馬頭羅剎,六毘俱胝,七大勢至,八陀羅觀音。



在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秘密法經中,則說有二十五觀音,甚至四十觀音。在此經中佛告阿難:「觀音菩薩住無畏地,得二十五三昧,能壞三界二十五有之苦。如經云:「是觀自在菩薩,昔於千光王靜住如來所,親受大悲心陀羅尼已,超第八地,心得歡喜發大誓願。應時具足千手千眼,即入三昧名無所畏,於三昧中,涌出二十五菩薩。是諸菩薩身皆金色,具諸相好,如觀自在。亦於頂上具十一面,各於身上,具足四十手,每手掌中有一慈眼。諸如是等化菩薩眾,圍繞而住。觀自在菩薩才出三昧,告諸菩薩言:汝等今者,蒙我威力,應往二十五界,破其愛有……」二十五菩薩,各入三昧,各於四十手中,出現四十菩薩,如是合成千手千眼菩薩。以壞三界二十五有之苦。



其二十五菩薩是:代苦觀自在,與智觀自在,施滿觀自在,除戰觀自在,除愚觀自在、進益、觀正、施無畏、施光,與甘露、見天、施妙、見樂、降魔、靜慮、作文、見禪、愍定、調直、空惠、護聖、清淨、正法、離欲、不動等觀自在。



其四十菩薩是:與願、持索、寶缽、寶劍、金剛、持杵、除怖、日精、月精、寶弓、速值、藥王、拂難、持瓶、現怒、鎮難、持環、分荼利、見佛、鏡智、見蓮、見隱、仙雲、禪定、天花、破賊、念珠、持螺、縛鬼、法音、智印、鉤召、慈杖、現敬、不離、大勢、般若、不轉、灌頂、護地等觀自在菩薩。



至於三十三觀音,其一是指法華經中所說,應三聖身,六天身,五人身,四眾身,眾婦身,二童身,力土身,以及天龍人非人等十類十身,加以菩薩本身,合名三十三觀音。其次是佛學大辭典引古人偈頌中所說廿七觀音,再加天台宗所立之六觀音,合名三十三觀音。頌曰:「不空絹索不空勾,夜輸多羅忿怒勾,阿魯利迦如意輪,圓滿意願大隨求,利樂金剛滅惡趣,一髻羅剎多羅女,蓮花發生披葉衣,千手千眼十一面,大吉祥明水吉祥,大吉祥變大勢至,大明白身毘俱胝,大吉大明及豐財,馬頭自身自處尊,又加六大三十三。」



再其次是:楊柳觀音,龍頭觀音,持經觀音,圓光,遊戲,白衣,蓮臥,隴見,施藥,魚籃,德王,水月,一葉,青頭,威德,延命,眾寶,岩戶,能靜,阿耨,阿麼提,葉衣,琉璃,多羅,蛤琍,六時,普慈,馬郎婦,合掌,一如,不二,持蓮,洒水等三十三觀音。



此外,其他經典記載,還有眾多觀音,但皆不離一聖觀音。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言:「由我初獲妙妙聞心,心精遺聞,見聞覺知,不能分隔,成一圓融,清淨寶覺。故我能現眾多妙容,能說無邊秘密神咒,其中或現一首三首……八萬四千爍迦羅首;二臂四臂……如是乃至一百八臂,千臂萬臂,八萬四千母陀羅臂;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萬目,八萬四千清淨寶目。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護眾生,得大自在。」觀音菩薩,自從證得耳門圓通,深得佛心,位居究竟,能於十方現種種形,說種種咒,皆以無畏,施於眾生,故其聖像,變化多端,我等凡夫心量,豈能測知,上文僅依各經,記述菩薩億萬應身之一二而已。



(六)稱念觀音的功德



觀世音菩薩,無量劫來,成就大慈大悲法門,利益眾生,於生死苦海,為作船筏,於無明長夜為作明燈。恆觀眾生稱念聖號之音聲,無苦不拔,無樂不與。



九法界眾生,無論是內在身心疾病綿纏,煩惱困擾,外在人事逼害,意外苦厄;或無論是生理上,心理上,事業上,人事上,甚至聰明智慧,菩提上進,凡有所求,但能一心稱念菩薩聖號,菩薩即以千眼照見,千手護持,令其離苦得樂,稱心如意。



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云:「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又云:「爭訟經官處,怖畏軍陣中;念彼觀音力,眾怨悉退散。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念念勿生疑,觀世音淨聖,於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具一切功德,慈眼視眾生,福聚海無量。」



楞嚴經觀音菩薩說:「由我所得圓通本根,發妙耳門,然後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能令眾生,持我名號,與彼共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無異。」法華經釋尊亦告無盡意菩薩:「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字,復盡形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與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是二人福,正等無異,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



佛說十一面觀音神咒經中,觀音菩薩言:「世尊,我觀世音菩薩名字,難可得聞,若復有人,稱十萬億諸佛名字,或復有人稱觀世音菩薩名字者,彼二人福,正等無異。」又云:「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及一切眾生,晝夜殷勤,稱我名者,皆得阿毘跋致地,現身得離一切苦惱,一切障難,一切怖畏,及三業罪,悉得除滅。況復有人,依此經教,如法修行,當知是人,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如在掌中。」釋尊亦在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秘密法經中告訴阿難:「但常稱名號,等供養六十二億恆河沙數如來功德。何況至誠供養,其福無量。」



因為觀音菩薩,無論是因地修行或果上利生事業,皆本乎大慈大悲的精神,平等愛護眾生,作無限度,無止境的救濟工作;何止悲心拔苦,且大慈與樂。所以慈悲,是觀音菩薩的志願,慈悲,是觀音菩薩的德性,慈悲,亦是觀音菩薩的特殊功德。觀音菩薩,由於無限慈悲的驅使,曾經救拔無邊眾生的苦惱,成就無量眾生的道業。凡稱念菩薩聖號之人,其功德不但與稱念供養六十二億恆河沙法王子相等,且與稱念供養六十二億恆河沙數如來功德相等。



當今之世,人間苦難重重,災禍頻生,正急於需要觀音菩薩的慈悲救濟。如果,人皆能稱念觀音菩薩的聖號,人皆能學習觀音菩薩的大慈大悲,人皆能發揚光大觀音菩薩尋聲救苦,平等與樂的精神,使自己與他人都變為現代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自然可以溶化人心的仇恨,止息人間的鬥爭,以及拯救全世界人類的不幸,給予全世界人類生活上的幸福,與心靈上的快樂!



為期三天的佛學講座,現在宣佈結束。本人非常希望各位藉此研討佛法的機會,能夠認識佛教的大智大慧,大願大行,大慈大悲,以及文殊,普賢,觀音三位代表聖者入世救世的精神。



我們既然知道佛教的無上智慧,非一般人的世智辯聰,亦非二乘聖人的心智淺慧,而是超越凡情聖智的大智大慧。就應該發心勤求佛的無上智慧,謀求明白人生真諦,理解人生意義,進而體驗人生本具的覺性,發揮內在智慧光明,獲證佛道,以達到學佛成佛之目的。



我們既然知道佛教的願行,非一般人自私自利的行為,亦非權教二乘聖人的自利行,而是超越時空,超越人我界限,既深且廣的無邊願行。我們若能夠實踐此無邊的願行,自然可以完成菩薩道,達到二利究竟,福慧莊嚴的志願。



我們既然知道佛教的慈悲非孔子的仁愛,非墨子的兼愛,非耶穌的博愛,亦非三乘聖眾有限度的慈悲;而是理性與情感綜合平衡發展的無限慈悲。如果我們學習佛的無限慈悲,必然可以自度度人,自救救人,共渡生死苦海,共登涅槃彼岸。



所以,一個真正學佛的人,無論是出家或在家,都應該學佛的智慧,學佛的願行,學佛的慈悲。以佛的智慧,促進自性的覺悟,必然認識人生,把握人生,不致迷失自己。以佛的願行,策勵自己,精進向上,必能熱心公益,善與人同,不致自甘墮落。以佛的慈悲,淨化自己身心,改善行為,必然能仁慈愛物,平等施予,不致慳貪成性,或凶殘暴戾。



末法時代,特別是苦難與時俱增的現代,眾生愚痴,煩惱障礙,苦惱無量,更需要能夠使愚者智的大智大慧,能夠使懈者勤的大願大行,能夠使惡者善的大慈大悲,來挽救人世的不幸。因此,希望在座各位,由信而解,由解而行,攜手並肩,像文殊菩薩一樣,本著無上的智慧,來覺世牖民;像普賢菩薩一樣,實踐無邊的願行,來濟世益群;像觀音菩薩一樣,運用無限的慈悲,來尋聲救苦,愛一切人,救一切人。那麼,我們將有更好的明天,與幸福的前程。



最後,多謝寶蓮寺提供場地,多謝大會各位義工的努力,使三天的佛學講座順利進行,圓滿結束。更多謝各位聽眾,撥冗出席,熱烈發問,使大眾深入理解,共沾法益。最後,恭祝各位,福壽康寧,智慧增長,菩提上進!

(from : http://book.bfnn.org/books2/1899.htm)

(轉貼)心所之概要

2009年12月25日星期五
心所



第二章:心所之概要



第二章:心所之概要



Cetasikasangahavibhaga



節一:序文



Ekuppada-nirodha ca ekalambana-vatthuka




Cetoyutta dvipabbasa dhamma cetasika mata.



與心同生亦同滅,所緣依處皆相同,



心相應法五十二,其等稱為心所法。




節一之助讀說明



心相應法cetoyutta dhamma):《阿毗達摩概要》的第二章專只講解第二種究竟法,即:心所(cetasika)。諸心所是與心同時發生的名法,它們通過執行個別專有的作用來協助心全面地識知目標。心所不能不與心同時生起,心也不能脫離心所而單獨生起。雖然這兩者在作用上互相依賴,但心被視為是最主要的,因為諸心所必須依靠心才能協助心識知目標,所以心是識知的主要成份。心與心所之間的關係就有如國王與大臣。雖說「皇上來了」,但國王是不會單獨來的,而時常都有隨從陪伴。同樣地,每當心生起時,它決不會單獨生起,而必定有心所陪伴。[1]



在「心所之概要」裡,阿耨樓陀尊者先把諸心所列入各自的種類(節二至九)。過後他會再從兩方面分析諸心所。其一名為「相應理」(sampayoganaya);這方法以心所作為出發點,再探索每一個心所能與那些心相應(節十至十七)。第二種方法名為「攝理」(sangahanaya);此法以心作為出發點,再探索每一個心能與那些心所搭配(節十八至廿九)。



與心同生亦同滅:第一首偈以一切心所共有之相鑑別它們:



1      與心同生(ekuppada);




2      與心同滅(ekanirodha);



3      與心緣取同一目標(ekalambana);



4      與心擁有同一依處(ekavatthuka)。



 



這四相闡明了心與心所之間的關係。如果只提及「同生」,該定義即會(錯誤地)把與心同時生起的心生和業生色法列為心所。然而,這些色法並不是全部都與同生的心同滅,而多數維持十七個心識剎那之後才滅。所以,為了把它們除外,故舉出「同滅」之相。



再者,有兩種色法──身表和語表[2]──與心同生同滅。然而這兩種色法並不能緣取任何目標;這點區別了色法與名法(心與心所)。一切名法都緣取一個目標,而且俱生的心與心所必定緣取同一目標,但色法則完全不能緣取任何目標。這即是為何提及第三相:緣取同一目標。



最後,在有色蘊的欲界和色界裡,心與心所擁有同一個依處色,即五根之一或心所依處。[3]這是心所的第四相。



 




 



五十二心所



 



十三通一切心所



abbasamanacetasika



節二:七遍一切心心所sabbacittasadharana




Katham? (1) Phasso, (2) vedana, (3) sabba, (4) cetana, (5) ekaggata, (6) jivitindriyam, (7) manasikaro ca ti satt’ime cetasika sabbacittasadharana nama.



如何?一、觸;二、受;三、想;四、思;五、一境性;六、名法命根;以及七、作意:這七心所名為遍一切心心所。



節二之助讀說明




五十二心所:《阿毗達摩論》所分析的五十二心所可分為四大類(見表2-1):



1      遍一切心心所;



2      六雜心所;



3      十四不善心所;



4      廿五美心所。



 




 



 



2-1:五十二心所













































































































































十三通一切心所




七遍一切心




(1)




 





二十五美心所




十九通一切美心




(28)





(2)




(29)




(3)





(30)




(4)




(31)




(5) 一境性





(32) 無貪




(6) 名命根




(33) 無瞋




(7) 作意





(34) 中捨性




六雜




(8)




(35) 身輕安




(9)





(36) 心輕安




(10) 勝解




(37) 身輕快性




(11) 精進





(38) 心輕快性




(12)




(39) 身柔軟性




(13)





(40) 心柔軟性




十四不善心所







通一切



不善心




(14)




(41) 身適業性




(15) 無慚





(42) 心適業性




(16) 無愧




(43) 身練達性




(17) 掉舉





(44) 心練達性




三貪因




(18)





(45) 身正直性





(19) 邪見




(46) 心正直性





(20)




三離




(47) 正語




四瞋因





(21)





(48) 正業




(22)




(49) 正命




(23)





二無量




(50) 悲憫





(24) 惡作




(51) 隨喜





二有行




(25) 昏沉




一無痴





(52) 慧根





(26) 睡眠




 




一痴因





(27)




 



 



通一切心所abbasamanacetasika):首兩組心所──七遍一切心心所和六雜心所──總稱為「通一切」。直譯其名為「與其他共有」。對於美心來說,不美心是「其他」(abba);對於不美心來說,則美心是「其他」。首兩組的十三心所是美心與不美心兩者「共有」(samana),而它們的品德則視其他與之共存於一心的心所而定,尤其是與之相應的「根」或「因」(hetu)。在善心裡它們即是善;在不善心裡它們即是不善;而在無記心裡它們也即是無記。基於這一點它們稱為「與其他共有」,在品德上則會變更。



遍一切心sabbacittasadharana):七遍一切心心所是「一切心」(sabbacitta)「皆有」(sadharana)。這些心所執行識知過程中最基本且重要的作用,缺少了它們心就根本不可能識知目標。



一、觸phassa):巴利文phassa(觸)源自動詞phussati,意為「去碰」,但不應把觸理解為只是色法在撞擊身根。事實上它是一個心所,通過它心得以「接觸」目標,而啟動了整個心路過程。對於諸巴利註疏所採用的四種鑑別法[4],觸的特相是「接觸」;作用是撞擊,即導致目標與識撞擊;現起是識、依處與目標集合生起;近因是出現於諸門之境。[5]



二、受vedana):受是感受及體驗目標的心所。巴利文vedana並不是指感情(感情是涉及許多不同心所的複雜現象),而是純粹對某種體驗的感受;此感受可以是樂、苦、或捨。受的特相是「被感受」;作用是「體驗」或享用可喜所緣的可喜之處;現起是令相應名法愉悅;近因是輕安。[6]其他心所只是間接地體驗目標(所緣),但受則直接與完全地體驗它。



三、想sabba):想的特相是體會目標的品質;作用是對它作個印記,以便再次體會相同的目標時能夠知道「這是一樣的」,或者其作用是認出以前已體會過的目標;現起是通過以前已領會過的表徵分析目標(abhi-nivesa);近因是所出現的目標。它的程序可比喻為木匠通過自己在各種木材上所作的記號,而認出它們的種類。




四、思cetana):巴利文cetanacitta(心)是源自同一詞根;它是實現識知過程的目的之心所,由此它稱為「思」。諸註疏對思的解釋是:它組織各相應法以對目標採取行動。其特相是意願的狀況;作用是累積(業);現起是指導互相配合;近因是相應法。它就有如一位大弟子,不單只自己背誦功課,也確保其他弟子都有背誦功課;所以當思開始對目標作業時,它也指揮其他相應法執行各自的任務。思是造業的最主要因素,因為所採取的行動之善惡即決定於思。




五、一境性ekaggata):這是心與目標結合為一境。雖然它在禪那裡作為禪支時才變得顯著,諸阿毗達摩論師認為在一切心裡,即使是最基本的心,它也有令心專一的能力,執行把心專注於目標的作用。其相是不散亂;作用是統一相應法;現起是平靜;近因是樂。[7]



六、名法命根jivita):命根有兩種,其一是維持相應名法之命的名命根,另一者是維持色法之命的命根色。只有名命根才是心所。其特相是維持相應名法;作用是令它們發生(於生、住、滅);現起是維持它們存在;近因是應受維持的名法。



七、作意manasikara):此巴利文的直譯意義是「心的造作」。作意是令心轉向目標的心所;通過它目標得以呈現於心。其特相是「指引」(sarana)相應法朝向目標;作用是把相應法與目標連接起來;現起是面對目標;近因是目標。作意有如船的舵,控制船的方向以朝向目的地;或有如馬車夫,指揮已馴服的馬(相應法)朝向它們的目的地(目標)。應分別作意與尋兩者:前者把相應法轉向目標,後者則把它們投入目標。作意是一切心不可或缺的識知因素;尋則是並非不可缺少的特有心所。[8]



節三:六雜心所pakinnaka cetasika



(1) Vitakko, (2) vicaro, (3) adhimokkho, (4) viriyam, (5) piti, (6) chando ca ti cha ime cetasika pakinnaka nama. Evam ete terasa cetasika abbasamana ti veditabba.



一、尋;二、伺;三、勝解;四、精進;五、喜;六、欲;這六種名為雜心所。如是當知這十三心所為「通一切」。



節三之助讀說明




pakinnaka):這組六個心所與遍一切心心所一樣,在品德上是可以變更的,即其品德決定於與之相應的其他心所。它們與遍一切心心所的差異是:它們只出現於某些種類的心,不是一切心。



一、尋vitakka):在討論禪那時已介紹過尋,即五禪支的第一個。尋把心投向目標。其特相是把心投向或導向目標;作用是全面地撞擊目標;現起是把心導向目標。雖然註釋裡沒有提及它的近因,但可知目標即是它的近因。[9]



一般的尋只是把心投向目標。然而,通過培育定,尋則能變成禪支。其時它名為「安止」(appana),即把心安止於目標。尋亦稱為「思惟」(sankappa),且分為「邪思惟」(micchasankappa)與「正思惟」(sammasankappa)兩種。後者是八聖道的第二道分。



二、伺vicara):伺也是禪支之一,其特相是重複地省察目標[10];作用是重複地把相應名法置於目標;現起是把它們鉤住目標;近因是目標。




三、勝解adhimokkha):直譯巴利文adhimokkha則是「把心放開,讓它進入目標」;由此譯為勝解或決意。其特相是確定(目標);作用是不猶豫;現起是確定或決定;近因是須要抉擇之事。基於它對目標不可動搖的決心,它被形容為石柱。



四、精進viriya):其特相是支持、奮鬥、或激起力量;作用是支持或穩固相應名法;現起是不放棄;近因是悚懼或逼迫感(samvega[11]或精進事[12],即任何能夠激起精進之事。有如在一間老舊的屋子加上幾支新柱子,以防止它倒塌,或有如作為後援的生力軍令國王的軍隊擊敗敵方,精進亦能支持所有的相應法,不令它們退減。



五、piti):在解釋禪那時已有提過,其特相是「令歡喜」(sampiyayana);作用是令身與心清新,或遍佈(勝心生色至)全身;現起是(身心)喜悅;近因是名色(譯按:或目標;或目標 + 依處 + 觸)。



六、欲chanda):在此欲是指欲行動(kattu-kamata),即要實行某件事或要獲取某些成就。應分別此「欲」(chanda)與屬於不善的貪(lobha)或貪欲(raga)。[13]後兩者肯定是不善;但前者則不定,當它與善心所配合時,即能作為追求良善目的的善欲。其特相是欲行動;作用是尋找目標;現起是需要目標;近因是所希求的目標。它可比喻為把心之手伸向目標。



節四:十四不善心所akusalacetasika



(1) Moho, (2) ahirikam, (3) anottappam, (4) uddhaccam, (5) lobho, (6) ditthi, (7) mano, (8) doso, (9) issa, (10) macchariyam, (11) kukkuccam, (12) thinam, (13) middham, (14) vicikiccha ca ti cuddas’ime cetasika akusala nama.



 



一、痴;二、無慚;三、無愧;四、掉舉;五、貪;六、邪見;七、慢;八、瞋;九、嫉;十、慳;十一、惡作;十二、昏沉;十三、睡眠;以及十四、疑:這十四種名為不善心所。




節四之助讀說明



一、痴moha):痴是無明(avijja)的同義詞。其特相是心盲目或無智(abbana,不能透徹地知見究竟法的真實性);作用是覆蔽或不能徹知目標的真實性;現起是沒有正見或心昏暗;近因是不如理作意(ayoniso manasikara,即作意目標為常、樂、我、淨等)。應知這是一切不善法的根源。



二、三、無慚ahirika與無愧anottappa):無慚的特相是不厭惡身語惡行(或無恥於惡行);無愧的特相是不害怕惡行。它們各自的作用是無恥地為惡和無懼地為惡;現起是不退避於造惡;各自的近因是不尊重自己和不尊重他人。[14]




四、掉舉uddhacca):掉舉(散亂)的特相是不平靜,如被風吹起漣漪的水;作用是令心不穩定,如風吹動旗幡;現起是混亂;近因是對散亂之心起不如理作意。



五、貪lobha):貪是第一個不善因,包括一切自私的欲念、渴求、執著與執取。其特相是執著目標;作用是黏著目標,如肉黏著熱鍋;現起是不能捨棄;近因是認為導致束縛之法有樂味。



六、邪見ditthi):此見是指錯見。其特相是不明智(錯誤)地分析事物;作用是錯誤地認為(行法是常、樂、我、淨);現起是錯誤的理解或相信;近因是不願見聖者(ariya),等等。[15]




七、慢mana):慢的特相是驕傲;作用是自稱自讚;現起是虛榮[16];近因是與見不相應的貪[17]。它好比發了瘋。




八、瞋dosa):瞋是第二個不善因,包括了一切及各程度的反感、惡念、生氣、煩躁、惱怒、怨恨。其特相是兇惡殘暴;作用是怒燒自己的依處,即它所依靠而生起的名色法;現起是毀壞(身心或自己與他人的福祉);近因是(九或十種)瞋怒事(aghatavatthu)。[18]




九、嫉妒(issa):其特相是嫉羡他人的成就;作用是不喜他人的成就;現起是厭惡(不能忍受看到)他人的成就;近因是他人的成就。



十、慳(macchariya):其特相是隱秘自己已得或當得的利益;作用是不能忍受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利益;現起是躲避(與他人分享自己所得)和吝嗇;近因是自己的成就。



十一、惡作(追悔,kukkucca):惡作是追悔已造之惡(或當行而未行之善)。其特相是事後追悔;作用是追悔已造(的惡),以及沒有實行(的善);現起是憶起時感到後悔;近因是已造的惡及未行的善。



十二、昏沉(thina):昏沉是心的軟弱或沉重。其特相是缺乏精進;作用是去除精進;現起是心的消沉;近因是不如理地作意無聊或怠惰。



十三、睡眠(middha):睡眠是心所沉滯的狀態。其特相是不適業;作用是閉塞(識門);現起是昏昏欲睡;近因與昏沉的一樣。



昏沉與睡眠必定同時發生,且與精進對立。昏沉有如心的病;睡眠則有如心所的病。這一對是五蓋之一,由尋心所對治。



十四、疑(vicikiccha):在此疑是指宗教上的疑;在佛教的角度來看即是不能相信佛、法、僧三學(以及對過去世、對未來世、對過去世與未來世、對緣起有疑心)。其特相是懷疑;作用是起動搖;現起是猶豫不決及有多種立場;近因是不如理作意。




 



廿五美心所



sobhanacetasika



節五:十九遍一切美心心所 (sobhanasadharana)



(1) Saddha, (2) sati, (3) hiri, (4) ottappam, (5) alobho, (6) adoso, (7) tatramajjhattata, (8) kayapassaddhi, (9) cittapassaddhi,  (10) kayalahuta, (11) cittalahuta, (12) kayamuduta, (13) citta-muduta, (14) kayakammabbata, (15) cittakammabbata, (16) kaya-pagubbata, (17) cittapagubbata, (18) kayujjukata, (19) cittujjukata ca ti ekunavisat’ime cetasika sobhanasadharana nama.



一、信;二、念;三、慚;四、愧;五、無貪;六、無瞋;七、中捨性;八、身輕安;九、心輕安;十、身輕快性;十一、心輕快性;十二、身柔軟性;十三、心柔軟性;十四、身適業性;十五、心適業性;十六、身練達性;十七、心練達性;十八、身正直性;以及十九、心正直性:這十九種名為遍一切美心心所。



節五之助讀說明




遍一切美心心所sobhanasadharana):諸美心所可再分為四組。第一組是十九個遍一切美心心所,是一定出現於一切美心的心所。隨後的三組美心所則是可變動的附隨心所,並不一定須要出現於一切美心。




一、信saddha):第一個美心所是信,其特相是(對當信之事saddheyya vatthu)有信心。作用是澄清,有如清水寶石能夠使到混濁的水變得清澈;或啟發,如出發越渡洪流[19]。現起是不迷濛,即去除心之不淨,或決意而不猶豫。近因是當信之事,或聽聞正法等等(須陀洹的素質)。




二、念sati):巴利文sati的詞根意為「憶念」,然而作為心所,它是心於當下能夠清楚覺知(其目標),而不是純粹只是回憶過去。其特相是對目標念念分明而不流失[20];作用是不迷惑或不忘失;現起是守護或心面對目標的狀態;近因是強而有力的想(thirasabba)或四念處(見第七章、節廿四)。




三、四、慚hiri與愧ottappa):慚的特相是對惡行感到厭惡,愧的特相是對惡行感到害怕;兩者的作用都是不造惡;現起是退避諸惡;各自的近因是尊重自己與尊重他人。佛陀稱此二法為世間的守護者,因為它們制止世間陷入廣泛的不道德。




五、無貪alobha):其特相是心不貪求目標(所緣)或心不執著目標,如水珠不黏住荷葉;作用是不執著;現起是無著;(近因是目標,或依處 + 目標 + 觸,或如理作意。)應明白無貪並不只是指沒有貪念,而是也包括正面的品德,如:佈拖與捨離。



六、無瞋adosa):其特相是不粗野或不對抗;作用是去除怨恨或去除怒火;現起是可喜可愛;(近因是目標,或依處 + 目標 + 觸,或如理作意。)無瞋也包括慈愛、溫和、和藹、友善等良好品德。



當無瞋顯現為慈愛或慈梵住(metta)時,其特相是促進有情的幸福;作用是願他們幸福;現起是去除瞋恨;近因是視有情為可喜可取。應分辨此慈愛和它的近敵,即:自私的愛。



七、中捨性tatramajjhattata):直譯此心所的巴利文即是「位於中間」。這是捨心的同義詞,不是捨受,而是心平衡、無著與平等的態度。其特相是平衡心與心所;作用是防止過多或不足或去除偏袒;現起是中捨地旁觀心與心所,如馬車夫中捨地旁視平穩前進之馬;(近因是相應名法,或依處 + 目標 + 觸,或如理作意。)



對有情保持中捨的捨無量心是中捨性心所。它不分別偏袒地對待一切有情,平等地看待他們。不應混淆此捨與其近敵:「由於無明而生起的世俗捨(不懂得分別)」。[21]



接下來的十二個遍一切美心心所是六對,每一對都有一個關於「名身」(kaya),另一個則關於心(citta)。在此名身是指諸相應心所整體,而基於它們「整組」才稱為「身」。



八、九、身輕安kayapassaddhi與心輕安citta-passaddhi):這兩種輕安各自的特相是平靜心所與心的不安(daratha);作用是破除心所與心的不安;現起是心所與心的安寧冷靜;近因是心所與心。它們對治導致煩躁的掉舉與惡作。



十、十一、身輕快性kaya-lahuta與心輕快性citta-lahuta):這兩種輕快性各自的特相是去除心所與心的沉重(garubhava);作用是破除心所與心的沉重;現起是心所與心不沉重;近因是心所與心。它們對治導致沉重的昏沉與睡眠。



十二、十三、身柔軟性kaya-muduta心柔軟性citta-muduta):這兩種柔軟各自的特相是去除心所與心的僵硬性(thambha);作用是破除心所與心的僵硬性;現起是(心所與心對目標)無對抗;近因是心所與心。它們對治導致僵硬的邪見或我慢。



十四、十五、身適業性kaya-kammabbata與心適業性citta-kammabbata):這兩種適業性各自的特相是去除心所與心的不適業性(akammabbabhava);作用是破除心所與心的不適業性;現起是心所與心成功取某所緣為目標;近因是心所與心。它們對治導致心所與心不適於作業的其餘諸蓋。



十六、十七、身練達性kaya-pagubbata與心練達性citta-pagubbata):這兩種練達性各自的特相是心所與心健全;作用是破除心所與心之疾病;現起是心所與心無殘缺;近因是心所與心。它們對治導致心所與心不健全的無信等等。



十八、十九、身正直性kayujjukata與心正直性cittujjukata):這兩種正直性各自的特相是心所與心的正直性;作用是破除心所與心的欺騙性;現起是心所與心不狡詐;近因是心所與心。它們對治導致心所與心不正直的虛偽、欺詐等等。



節六:三離心所virati cetasika



(1) Sammavca, (2) sammakammanto, (3) samma-ajivo ca ti tisso viratiyo nama.



一、正語;二、正業;三、正命:這三種名為離。



節六之助讀說明




離:這三種屬於美心所的離是刻意遠離語言、行動與事業上的惡行。對於世間心,只有當有機會造惡,而刻意克制自己不犯時,離心所才會生起。在沒有機會造惡的情況之下不造惡,那並不是遠離,而是純淨的德行(sila)。



諸論師把離分別為三種:一、自然離;二、持戒離;三、正斷離。[22]




一、自然離(sampattavirati)是由於省思自己的社會地位、年紀、教育程度等等,而在有機會造惡時不造惡。例如在考慮了被捉到時於自己的名譽有損而不偷盜。



二、持戒離(samadanavirati)是由於持了戒而不造惡。例如持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或服用麻醉品。



三、正斷離(samucchedavirati)是與出世間道心相應的離,它完全根除了造惡的傾向。



本書中提到的三離心所是正語、正業、正命:




一、正語sammavaca):正語是刻意遠離惡語:妄語、惡口、兩舌、綺語(廢話)。




二、正業sammakammanta):正業是刻意遠離身惡行:殺生、偷盜、邪淫。



三、正命samma-ajiva):正命是刻意遠離邪命,如:買賣毒品、麻醉品、武器、奴隸、以及供屠宰的動物。



此三離各自的特相是不犯語惡行、身惡行、邪命;作用是遠離語惡行、身惡行、邪命;現起是不造語惡行、身惡行、邪命;近因是信、慚、愧、知足等等。它們是心對惡行的厭惡。



節七:二無量appamabba



(1) Karuna, (2) mudita pana appamabbayo nama ti.




一、悲;二、(隨)喜:這兩種名為無量。



節七之助讀說明



無量:有四種對諸有情的態度稱為無量,因為它們能以一切有情作為對象,所以有無量的潛能。此四無量心是慈(metta)、悲(karuna)、喜(mudita)、捨(upekkha)。它們又名為四梵住(brahmavihara)。



雖然四無量心是對待有情的理想態度,但只有悲與(隨)喜兩者被列入無量心所當中。這是因為慈是無瞋心所的一種呈現方式,而捨則是中捨性心所的一種呈現方式。無瞋並不一定會呈現為慈,而是也能以其他方式呈現。但當慈生起於心中時,它一定是無瞋心所。平等對待眾生的捨無量心與中捨性心所之間的關係也是如此。



一、悲karuna):其特相是欲拔除他人的痛苦;作用是不忍見他人之苦;現起是不殘忍;近因是(以如理作意)見受盡苦難的有情沒有依歸。當能去除殘忍時此悲即已成功,若導致悲傷則已失敗。



二、(隨)喜mudita):其特相是隨喜他人的成就;作用是不妒嫉他人的成就;現起是去除厭惡(他人的成就);近因是見到他人的成就。當能去除厭惡時此喜即已成功,若導致同歡同樂則已失敗。



節八:一無痴amoha



Sabbatha pi pabbindriyena saddhim pabcavisat’ime cetasika sobhana ti veditabba.



連同此慧根,當知這廿五種為美心所。



節八之助讀說明




慧根pabbindriya):巴利文pabba是慧,或如實知見諸法。在此稱它為根是因為對於如實知見諸法它佔了主要的地位。在《阿毗達摩論》裡,慧(pabba)、智(bana)、無痴(amoha)三者是同義詞。慧的特相是透徹地如實知見究竟法的自性相;作用是如照亮目標的油燈一般;現起是不迷惑;近因是如理作意[23](譯按──《清淨道論》第十四章、段七:「由於佛陀說有定者能如實知見諸法,慧的近因是定」;《殊勝義註》英、頁一六二:「慧的近因是不迷惑,有如一位很好的森林嚮導。」)



節九:總結



Ettavata ca:



Teras’abbasamana ca cuddas’akusala tatha



Sobhana pabcavisa ti dvipabbasa pavuccare.



如是:



通一切十三,不善有十四,




美(心所)廿五,故說五十二。



 



心所相應理




cetasikasampayoganaya



節十:序文




Tesam cittaviyuttanam yathayogam ito param




Cittuppadesu paccekam sampayogo pavuccati.



Satta sabbattha yujjanti yathayogam pakinnaka



Cuddas’akusalesv’eva sobhanesv’eva sobhana.



以適當之法,隨後當解說,



各個心所法,與何心相應。



七遍一切心,雜宜則相應,




十四唯不善,美只與美(心)。



 



通一切心所




abbasamanacetasika



節十一:分析



Katham?



(i) Sabbacittasadharana tava satt’ime cetasika sabbesu pi ekunanavuti cittuppadesu labbhanti.



Pakinnakesu pana:



(ii) Vitakko tava dvipabcavibbana-vajjita-kamavacaracittesu c’eva ekadasasu pathamajjhanacittesu ca ti pabcapabbasa cittesu uppajjati.



(iii) Vicaro pana tesu c’eva ekadasasu dutiyajjhanacittesu ca ti chasatthi cittesu jayati.



(iv) Adhimokkho dvipabcavibbana-vicikicchasahagata-vajjita-cittesu.




(v) Viriyam pabcadvaravajjana-dvipabcavibbana-sampaticchana-santirana-vajjita-cittesu.



(vi) Piti somanass’upekkhasahagata-kayavibbana-catutthajjhana-vajjita-cittesu.



(vii) Chando ahetuka-momuha-vajjita-cittesu labbhati.



如何?




一、首先,七遍一切心心所出現於所有的八十九種心。



在雜心所當中:



二、尋生起於五十五種心,即:除了雙五識之外的所有欲界心,5410 = 44;以及十一種初禪心。44 + 11= 55



三、伺生起於六十六種心,即:上述五十五種和十一種第二禪心。55 + 11 = 66



四、勝解生起於除了雙五識和疑相應心之外的一切心。8911 = 78



五、精進生起於除了五門轉向心、雙五識、領受心和推度心之外的一切心。8916 = 73



六、喜生起於除了憂俱心、捨俱心、身識和第四禪心之外的一切心。121255211 = 51



七、欲生起於除了無因心和兩個痴根心之外的一切心。8920 = 69



節十一之助讀說明



尋:雙五識是最基本的心,只擁有七個遍一切心心所,而沒有作用較為複雜的其他心所。由於這十種心的簡單性質,所以尋不包括在內。尋也不包括在所有高過初禪的廣大心與出世間心,因為它已在禪修時被棄除。對於十一種初禪心,見第一章、節卅二及其助讀說明。



伺:在第二禪裡有伺,但不存在於更高層次的禪那。




勝解:它不包括在疑相應心裡,因為當受到疑困擾時,心無法作出任何決定。



精進:它不包括在五門轉向心、二領受心和三推度心之內,因為這些心還是相當弱與被動(見第一章、節八至十)。




喜:喜一定與悅受(somanassa)俱行,但悅俱的第四禪心則沒有喜。



欲:這是欲採取行動或達到目的之欲,而兩個痴根心則太昏暗得毫無有意的行動。




節十二:總結



Te pana cittuppada yathakkamam:



Chasatthi pabcapabbasa ekadasa ca solasa



Sattati visati c’eva pakinnakavivajjita.




Pabcapabbasa chasatthi’tthasattati tisattati



Ekapabbasa c’ekunasattati sapakinnaka.



諸心種類的次序是:



六十六、五十五、十一、十六、七十及二十不與(個別第一至第六)雜心所相應。




五十五、六十六、七十八、七十三、五十一、六十九與(個別第一至第六)雜心所相應。



節十二之助讀說明



第一行總結列出不與各個雜心所相應的心的數目,第二行則是與各個雜心所相應的心的數目。應注意在把兩行的數目對加時,若有涉及出世間心禪那層次的分別,其總數即是一百二十一;若是不相關,其總數則是八十九。



 



不善心所




akusalacetasika



節十三:分析



(i) Akusalesu pana moho ahirikam, anottappam, uddhaccab ca ti cattaro’me cetasika sabbakusalasadharana nama. Sabbesu pi dvadas’akusalesu labbhanti.



(ii) Lobho atthasu lobhasahagatesv’eva labbhati.



(iii) Ditthi catusu ditthigatasampayuttesu.



(iv) Mano catusu ditthigatavippayuttesu.




(v) Doso, issa, macchariyam, kukkuccab ca dvisu patigha-sampayuttacittesu.




(vi) Thinam, middham pabcasu sasankharikacittesu.




(vii) Vicikiccha vicikicchasahagatacitte yeva labbhati ti.



一、於不善心所當中,痴、無慚、無愧、掉舉四者名為遍一切不善心心所。它們出現於所有十二不善心裡。



二、貪只出現於八種與貪俱行之心。



三、邪見只出現於四種與邪見相應的心。




四、慢只出現於四種與邪見不相應的心。



五、瞋、嫉、慳及惡作只出現於兩種瞋恚相應心。



六、昏沉與睡眠只出現於五種有行心。



七、疑只出現於疑相應心。



節十三之助讀說明




遍一切不善心心所:這四心所出現於一切不善心裡,因為每一個不善心都涉及某種程度對惡行之危害的盲目(即:愚痴)、無慚、無愧、以及潛在的掉舉(散亂)。



邪見、慢:這兩種心所只出現於貪根心,因為它們都涉及某種程度對五蘊的執著。然而這兩者呈現相對的本質,由此它們不能共存於同一心。邪見生起於錯誤地識知,即不依真實相分析諸法;我慢則生起於自我評估,即認為自己比別人優越、不如、或與別人同等。邪見肯定存在於四種與邪見相應的貪根心;慢則不一定會存在於四種與邪見不相應的貪根心,雖然它不會生起於其他心,但這些心生起時它不一定也跟著生起。



瞋、嫉、慳及惡作:這四種心所只出現於瞋恚相應心。與瞋恚同義的瞋肯定出現於此二心,其他三個心所則不定,只依據情況而生起。後三者都有厭惡之相:嫉對他人的成就感到不快;慳不願與他人分享自己的事物;惡作則是追悔已造之惡或未造之善。



昏沉與睡眠:這兩種心所令心沉重與軟弱無力。由此它們不能生起於自動或無行心,因為那些心敏銳又活躍。所以這兩個心所只出現於有行的不善心。



節十四:總結




Sabbapubbesu cattaro lobhamule tayo gata




Dosamulesu cattaro sasankhare dvayam tatha




Vicikiccha vicikicchacitte ca ti catuddasa



Dvadas’akusalesv’eva sampayujjanti pabcadha.



遍一切不善有四,三個只在貪根心,



四個現於瞋根心,兩個只在有行心,




於疑相應心有疑。十四不善心所法,



以及十二不善心,相應之法共有五。



 




美心所



sobhanacetasika




節十五:分析



(i) Sobhanesu pana sobhanasadharana tava ekunavisat’ime cetasika sabbesu pi ekunasatthi sobhana-cittesu samvijjanti.



(ii) Viratiyo pana tisso pi lokuttaracittesu sabbatha pi niyata ekato’va labbhanti. Lokiyesu pana kamavacara-kusalev’eva kadaci sandissanti visum visum.



(iii) Appamabbayo pana dvadasasu pabcamajjhana-vajjita-mahaggatacittesu c’eva kamavacarakusalesu ca sahetuka-kamavacarakiriyacittesu ca tiatthavisati-cittesv’evakadaci nana hutva jayanti. Upekkhasahagatesu pan’ettha karuna mudita na santi ti keci vadanti.



(iv) Pabba pana dvadasasu banasampayutta-kamavacara-cittesu c’eva sabbesu pabcatimsa mahaggata-lokuttaracittesu ca ti sattacattalisa cittesu sampayogam gacchati ti.



一、於美心所當中,首先,十九遍一切美心心所存在於所有五十九種美心。



二、三離心所必定都出現於每一種出世間心。對於世間欲界善心,它們則只偶而且個別地出現。8 + 8 =16



三、無量心所時而不定地生起於廿八種心,即:除了第五禪之外的十二廣大心、(八種)欲界善心、以及(八種)欲界有因唯作心。然而,有些人說悲與隨喜不存在於捨俱心。



四、慧與四十七種心相應,即:十二欲界智相應心,以及所有三十五廣大與出世間心。




節十五之助讀說明



三離心所:在出世間道心與果心裡肯定有三離心所,它們即是八聖道分的正語、正業、正命。但對於世間心,它們則只有在刻意遠離惡行時才會出現。由於刻意遠離惡行時,其心對造惡的機會必定是清楚的,所以世間離心所只能出現於欲界善心,而不能出現於緣取禪那似相為目標的廣大心,也不能出現於沒有遠離作用的欲界果報心。它們也不會生起於阿羅漢的大唯作心,因為阿羅漢已完全根除了造惡的傾向,所以沒有遠離造惡的需要。



對於諸出世間心,三離心所必定(niyata)存在。在道心裡它們是八聖道分的其中三道分,各自執行斷除造語惡行、身惡行及邪命的傾向的作用。在果心裡,它們出現為道完成其作用之後的清淨語、業、命。



由於惡語行、惡身行及邪命各有不同的範圍,所以在世間心裡三離心所是不能共存的,若其中一個存在,另兩個必定不存在。再者,離心所亦依照所遠離的惡行種類而生起:若所遇到的是殺生的機會,那麼所生起的正業只屬於遠離殺生;若所遇到的是偷盜的機會,那麼所生起的正業只屬於遠離偷盜。然而,在出世間心裡,所有三離心所必定同時出現(ekato)。而且每一者都完全地(sabbatha)執行其任務,即:正語斷除一切造語惡行的傾向;正業斷除一切造身惡行的傾向;正命斷除一切實行邪命的傾向。



無量心所:亦能各自成為慈與捨無量心的無瞋與中捨性心所存在於一切美心,反之,悲與隨喜心所則只在相符的情況之下才會生起:悲心所在悲愍苦難的眾生時生起;隨喜心所在隨喜他人的成就時生起。



在此所提到的十二廣大心是善、果報與唯作的首四禪心。這兩個無量心所(以及慈無量心所)不能生起於第五禪心,因為在禪那的層次,它們必須與悅受相應,而在第五禪裡悅受已被捨受替代了。有些導師不認同這兩個心所能存在於欲界捨俱心。但作者用了「然而,有些人說……」此形容詞,顯然他並不認同那些人的看法。[24]



慧:慧的性質依它在什麼心裡生起而有所不同。無論如何,除了智不相應的欲界心之外,一切的美心都有某種程度的正見。



節十六:總結



Ekunavisati dhamma jayant’ekunasatthisu



Tayo solasacittesu atthavisatiyam dvayam



Pabba pakasita sattacattalisavidhesu pi



Sampayutta catudh’evam sobhanesv’eva sobhana.




一十九美法,生於五十九,



三於十六心,二於廿八種,



當知慧心所,生於四十七。



如是依四法,美只生於美。



節十七:定與不定附隨法niyataniyatabheda



Issa-macchera-kukkucca-virati-karunadayo




Nana kadaci mano ca thina-middham tatha saha.



Yathavuttanusarena sesa niyatayogino




Sangahab ca pavakkhami tesam dani yatharaham.



嫉、慳、惡作、離、悲等(即:隨喜)及慢只偶而且個別地生起。配成一對的昏沉與睡眠亦如此。



除了上述(十一)心所之外,其餘的心所都是定附隨法。我今當說它們的組合。




節十七之助讀說明



在五十二心所當中,有十一個被稱為「不定附隨法」(aniyatayogi),因為它們並不一定會生起於能與它們相應的心。其餘四十一種心所則被稱為「定附隨法」(niyatayogi),因為它們肯定生起於能與它們相應的心。




在隨後諸節,阿耨樓陀尊者將會依據每一心的心所組合分析一百廿一心。此分析法名為「攝理」(sangahanaya)。



 




心所攝理



cetasikasangahanaya



節十八:序文



Chattims’anuttare dhamma pabcatimsa mahaggate



Atthatimsa pi labbhanti kamavacarasobhane.



Sattavisaty’apubbamhi dvadas’ahetuke ti ca




Yathasambhavayogena pabcadha tattha sangaho.



三十六心所,於出世間心;



於廣大心中,共有三十五;



三十八心所,於欲界美心;




於不善心中,共有二十七;



於無因心中,則有一十二。



依生起方式,組合共五種。



 



出世間心




lokuttaracittani



節十九:分析




Katham?



(i) Lokuttaresu tava atthasu pathamajjhanikacittesu abbasamana terasa cetasika appamabbavajjita tevisati sobhana-cetasika ca ti chattimsa dhamma sangaham gacchanti.



(ii) Tatha dutiyajjhanikacittesu vitakkavajja.




(iii) Tatiyajjhanikacittesu vitakka-vicaravajja.



(iv) Catutthajjhanikacittesu vitakka-vicara-pitivajja.



(v) Pabcamajjhanikacittesu pi upekkhasahagata te eva sangayhanti ti. Sabbatha pi atthasu lokuttaracittesu pabcakajjhana-vasena pabcadha va sangaho hoti ti.



如何?



一、首先,在八種出世間初禪心裡,有三十六種心所前來聚合,即:十三通一切心所和二十三美心所,兩個無量心所除外。




二、同樣地,在出世間第二禪心裡,上述的心所都包括在內,除去尋。(35)



三、在出世間第三禪心裡,則除去尋與伺。(34)



四、在出世間第四禪心裡,則除去尋、伺與喜。(33)



五、在出世間第五禪心裡,則與前者一樣,但是是捨俱(捨受替代悅受)。(33)



如是於八種出世間心,依五禪而有五種組合。




節十九之助讀說明



出世間初禪心:關於出世間禪,見第一章、節卅一至卅二。




兩個無量心所除外:悲與喜無量心所不能出現於出世間心,因為它們必須緣取有情的概念為目標,而道心與果心則緣取涅槃為目標。於第二項至第五項去除的心所,應知於不同層次的出世間禪那,是由於去除了較粗顯的禪支所致。



節二十:總結



Chattimsa pabcatimsa ca catuttimsa yathakkamam



Tettimsa dvayam icc’evam pabcadh’anuttare thita.



個別有三十六、三十五、三十四,以及最後兩者三十三。如是於出世間有五類。



 




廣大心



mahaggatacittani




節廿一:分析



Mahaggatesu pana:



(i) Tisu pathamajjhanikacittesu tava abbasamana terasa cetasika viratittayavajjita dvavisati sobhanacetasika ca ti pabca-timsa dhamma sangaham gacchanti. Karuna-mudita pan’ettha paccekam eva yojetabba.



(ii) Tatha dutiyajjhanikacittesu vitakkavajja.




(iii) Tatiyajjhanikacittesu vitakka-vicaravajja.



(iv) Catutthajjhanikacittesu vitakka-vicara-pitivajja.



(v) Pabcamajjhanikacittesu pana pannarasasu appamabbayo na labbhanti ti.



Sabbatha pi sattavisati mahaggatacittesu pabcakajjhana-vasena pabcadha va sangaho hoti ti.



一、對於廣大心,首先,在三種初禪心裡,有三十五種心所前來聚合,即:十三通一切心所和廿二美心所,三離心所除外。然而悲與隨喜應個別組合。



二、同樣地,對於第二禪心,上述的心所都包括在內,除去尋。(34)




三、對於第三禪心,則除去尋與伺。(33)



四、對於第四禪心,則除去尋、伺與喜。(32)




五、對於十五種第五禪心,則沒有無量心所。(30)



如是,於所有廿七種廣大心,依五禪而有五種組合。



節廿一之助讀說明



三種初禪心:即是善、果報與唯作。



三離心所除外:三離心所不能存在於廣大心,因為在禪那中,禪修者不能刻意遠離造惡。




悲與隨喜應個別組合:悲緣取遭受苦難的眾生為目標;喜則緣取獲得成就或快樂的眾生為目標。悲顯現為悲愍;喜則顯現為隨喜。由此,基於它們緣取不同的目標,且顯現的方式相異,這兩者不能同時出現於同一心。它們可以個別與心相應,但也能夠兩者都不與心相應。



節廿二:總結




Pabcatimsa catuttimsa tettimsa ca yathakkamam




Battimsa c’eva timseti pabcadha va mahaggate.



個別有三十五、三十四、三十三、三十二、三十。於廣大心有五種組合。



 



欲界美心




kamavacara-sobhanacittani



節廿三:分析



(i) Kamavacara-sobhanesu pana kusalesu tava pathamadvaye abbasamana terasa cetasika pabcavisati sobhanacetasika ca ti atthatimsa dhamma sangaham gacchanti. Appamabba viratiyo pan’ettha pabca pi paccekam eva yojetabba.



(ii) Tatha dutiyadvaye banavajjita.




(iii) Tatiyadvaye banasampayutta pitivajjita.



(iv) Catutthadvaye banapitivajjita te eva sangayhanti.



Kiriyacittesu pi virativajjita tath’eva catusu pi dukesu catudha va sangayhanti.




Tatha vipakesu ca appamabba-virati-vajjita te eva sangayhanti ti.



Sabbatha pi catuvisati kamavacara-sobhanacittesu dukavasena dvadasadha va sangaho hoti ti.



一、對於欲界美心,首先,於欲界善心,第一對(善心)有三十八種心所前來聚合,即:十三通一切心所和廿五美心所。然而(兩個)無量心所與(三個)離心所應個別組合。



二、於第二對(善心)亦如此(包括上述三十八心所),除了智。(37




三、於智相應的第三對(善心)亦如此(包括上述三十八心所),除了喜。(37



四、於第四對(善心)亦如此(包括上述三十八心所),除了智與喜。(36




對於四對唯作心,上述的心所亦以類似的方式個別與它們組合,除了離心所。(35-34-34-33



同樣地,對於四對果報心,上述的心所亦以類似的方式個別與它們組合,除了無量心所與離心所。(33-32-32-31




如是,於廿四欲界美心,以成對的方式,總共有十二種組合。



節廿三之助讀說明



第一對:在這篇所說的成對是組成一對的有行與無行心。由於它們的心所組合並沒有差異,所以把它們作為一起分析。



(三個)離心所應個別組合:由於各個離心所所涉及的範圍不同,即言語、身行、職業,所以在每一心最多只能有其中一個存在,視所刻意遠離的惡行而定。由於離心所只在刻意遠離惡行時才會生起,所以它們並不一定會出現於這類心。



除了喜:第三與第四對心是捨受俱行心,所以除去了只能與悅受(somanassa)相應地生起的喜(piti)。



唯作心:唯作美心只出現於阿羅漢心中。這些心沒有離心所,因為阿羅漢已斷除了一切煩惱,所以不需要刻意地遠離惡行。



果報心:欲界果報心沒有無量心所,因為果報心只取欲界法為目標,而無量心所則取有情的概念為目標。[25]離心所亦不包括在內,因為欲界果報心不會刻意遠離惡行。



節廿四:總結



Atthatimsa sattatimsa dvayam chattimsakam subhe



Pabcatimsa catuttimsa dvayam tettimsakam kriye.



Tettimsa pake battimsa dvay’ekatimsakam bhave



Sahetukamavacara pubba-paka-kriya mane.



對於欲界有因善、果報、唯作心,生起於(第一對)善心的有三十八(種心所),三十七兩次(於第二與第三對),以及三十六(於第四對)。對於唯作心,(於第一對)三十五,(於第二與第三對)兩次三十四,以及(於第四對)三十三。對於果報心,(於第一對)三十三,(於第二與第三對)兩次三十二,以及(於第四對)三十一。



節廿五:美心之間的差別




Na vijjant’ettha virati kriyasu ca mahaggate



Anuttare appamabba kamapake dvayam tatha.



Anuttare jhanadhamma appamabba ca majjhime




Virati banapiti ca parittesu visesaka.




於此,離不見於唯作或廣大心;無量不見於出世間心;這對(離與無量心所)亦不見於欲界果報心。



於無上(即:出世間心),諸禪支是分別的基礎;於中間(即:廣大心),無量(與禪支是分別的基礎);而於有限(即:欲界美心),離、智與喜是分別的基礎。



節廿五之助讀說明



《阿毗達摩義廣釋》補充:對於「有限」或欲界心,(悲與喜)無量心所也是分別的基礎,因為它們分別了可以有無量心所的善和唯作心,以及肯定沒有無量心所的果報心。



 




 



 



不善心




akusalacittani



節廿六:分析




(i) Akusalesu pana lobhamulesu tava pathame asankharike abbasamana terasa cetasika akusalasadharana cattaro ca ti sattarasa lobhaditthihi saddhim ekunavisati dhamma sangaham gacchanti.



(ii) Tath’eva dutiye asankharike lobhamanena.



(iii) Tatiye tath’eva pitivajjita lobhaditthihi saha attharasa.



(iv) Catutthe tath’eva lobhamanena.



一、於不善心,首先,貪根的第一個無行心,有十九法前來聚合,即:十三通一切心所加四遍一切不善心心所則有一十七,再加貪與邪見則成一十九。




二、貪根的第二個無行心亦如是(有上述十七心所),再加貪與慢。



三、同樣地,貪根的第三個無行心有十八法,有貪有邪見但無喜。



四、貪根的第三無行心亦有十八法,有貪與慢。



(v) Pabcame pana patighasampayutte asankharike doso issa macchariyam kukkuccab ca ti catuhi saddhim pitivajjita te eva visati dhamma sangayhanti. Issa-macchariya-kukkuccani pan’ettha paccekam eva yojetabbani.



(vi) Sasankharikapabcake pi tath’eva thina-middhena visesetva yojetabba.



五、於第五個無行心,即與瞋恚相應之心,有二十法前來聚合,即:上述(十七法)除了喜,但再加上瞋、嫉、慳、惡作四法。然而,於此的瞋、嫉、慳、惡作應個別組合。



六、於五種有行心,亦各自有上述相同的組合,差別只在於再加上昏沉與睡眠。21-21-20-20-22



(vii) Chanda-piti-vajjita pana abbasamana ekadasa akusala-sadharana cattaro ca ti pannarasa dhamma uddhaccasahagate sampayujjanti.



(viii) Vicikicchasahagatacitte ca adhimokkhavirahita vici-kicch-sahagat-tath’eva pannarasa dhamma samupa-labbhanti ti.



Sabbatha pi dvadas’akusalacittuppadesu paccekam yoji-yamana pi gananavasena sattadha va sangahita bhavanti ti.



七、於掉舉相應心中有十五法,即:除了欲與喜之外的十一通一切心所,以及四遍一切不善心心所。



八、於疑相應心中亦有相近的十五法,但無勝解,而有疑。




如是,於十二欲界不善心,依不同的附隨法,總共有七種組合。



節廿六之助讀說明



貪根心:貪根的第一和第三無行心必定與邪見相應;由於後者是捨俱,所以無喜。第二和第四無行心可能會與慢相應,但卻不一定。於是當慢不存在時,它們各自只有十八及十七心所。



瞋恚相應心:這種心包含了十二通一切心所、四遍一切不善心心所,以及另外四個瞋組的心所:瞋、嫉、慳與惡作。最後三者不能共存,且可能都不出現於此心。



掉舉相應:兩個痴根心裡並沒有欲,因為它們不能有有目的的行動。在疑相應心裡,疑替代了勝解,這兩者是不共存的。




節廿七:總結



Ekunavis’attharasa vis’ekavisa visati



Dvavisa pannarase ti sattadh’akusale thita.



Sadharana ca cattaro samana ca dasa’ pare



Cudds’ete pavuccanti sabbakusalayogino.



十九、十八、二十、廿二、二十、廿二、十五:如是不善心的組合有七種。




故說有十四心所必定與一切不善心相應,即:四遍一切不善心心所和十通一切心所。



 



無因心



ahetukacittani



節廿八:分別



(i) Ahetukesu pana hasanacitte tava chandavajjita abbasamana dvadasa dhamma sangaham gacchanti.



(ii) Tatha votthapane chanda-piti-vajjita.




(iii) Sukhasantirane chanda-viriya-vajjita.



(iv) Manodhatuttika-ahetukapatisandhiyugale chanda-piti-viriya-vajjita.



(v) Dvipabcavibbane pakinnakavajjita te yeva sangayhanti ti.



Sabbatha pi attharasasu ahetukesu gananavasena catudha va sangaho hoti ti.



一、對於無因心,首先,生笑心有十二通一切心所前來聚合,除了欲。



二、它們也出現於確定心(意門轉向心),除了欲與喜。7 + 4 = 11



三、喜俱推度心包含了所有(通一切心所),除了欲與精進。7 + 4 = 11



四、三意界心和一對無因結生心(兩個捨俱推度心)包含了所有(通一切心所),除了欲、喜與精進。7 + 3 =10



五、雙五識包含了所有(通一切心所),除了雜心所。7



如是,於十八無因心,依(附隨法的)數目分別,總共有四種組合。



節廿八之助讀說明



確定心votthapana):此心即是意門轉向心;在五門心路過程裡它的作用是確定目標。



喜俱推度心:這是一種善果報心,緣取極可喜所緣為目標,包含喜是因為它與悅受相應。此心和隨後提及的心都沒有精進心所,因為這些無因心軟弱且被動。



三意界心manodhatuttika):這是五門轉向心(pabcadvaravajjana)與兩種領受心(sampaticchana)的總稱。



一對無因結生心patisandhi):這是指兩個捨俱推度心。在第三章、節九會解釋它們作為結生的作用。




節廿九:總結



Dvadas’ekadasa dasa satta ca ti catubbidho



Attharas’ahetukesu cittuppadesu sangaho.




Ahetukesu sabbattha satta sesa yatharaham



Iti vittharato vutto tettimsavidhasangaho.



十二、十一、十、七:如是十八無因心的組合有四種。



所有的無因心都有七(遍一切心心所)。其餘(即:雜心所)則依種類而定。如是依三十三種方式解說(心與心所的)組合。




節三十:結論



Ittham cittaviyuttanam sampayogab ca sangaham



Batva bhedam yathayogam cittena samam uddise.



既知附隨心所之相應與組合,且依它們與何心結合,解說它們的類別。



節三十之助讀說明




附隨心所之相應:這是指每一種心所能與不同種類的心相應;關於這點的說明,見節十至十七。



附隨心所之組合:這是指依照所包含的心所組合去分析諸心;關於這點的說明,見節十八至廿九。



且依它們與何心結合,解說它們的類別:作者鼓勵學佛者依心所屬於何心去歸類諸心所。例如:七遍一切心心所屬於一切八十九心所有,因為它們生起於一切心。尋屬於五十五心,因為它們生起於五十五種心。依它們所屬的心,諸心所又可以採用界、本性、相應等等的方式分類。



 



Iti Abhidhammatthasangahe




Cetasikasangahavibhago nama



dutiyo paricchedo.




《阿毗達摩概要》裡



名為「心所之概要」的



第二章至此完畢。



69



 







[1] 見《殊勝義註》巴、頁六七;英、頁九



[2] Kayavibbatti, vacivibbatti. 見第六章、節三。



[3] 見第三章、節二十至廿二。



[4] 特相、作用、現起、近因。(見第一章、節三之助讀說明)



[5] 此章對諸心所的特相等的解釋是收集自《清淨道論》第四章、段八八至一百;第九章、段九三至九六;第十四章、段一三四至一七七,以及《殊勝義註》巴、頁一七至一三三;英、頁一四二至一八、頁三三至三四六。



[6] 在此輕安只是修定時生起的悅受之近因。根據「觸緣受」(phassapaccaya vedana)的原則,受另一個更一般性的近因是觸。關於各種受的更詳細說明,見第三章、節二至四及其助讀說明。



[7] 註釋中所提及的最後兩項(現起與近因)看來只適用於已達到高層次定力的一境性。



[8] 譯按:(摘自《智慧之光》頁一五四)尋、思與作意之間的分別:



「尋把心與心所投入目標;作意把心與心所轉向目標;思則催促心與心所朝向目標。對於它們之間的差別,摩訶甘達勇長老舉了一個賽舟譬喻加以說明:在賽舟時,每隻小舟都坐有三位划舟的選手,一個在後面,一個在中間,一個在前面。坐在後面的選手有兩項任務,即控制小舟的方向和向前划;中間的選手無須控制小舟,只須把它向前划;坐在前面的選手並非只是把小舟向前划,而且還要負責在終點摘花,他是最為忙碌的人。前面的選手就好像思;中間的像尋;後面的像作意。如此,作意把相應心與心所轉向目標;尋把受到作意指揮的心與心所投入目標。思則是最忙碌的,它就好像一位木匠師的好助手,不單只需要做自己的工作,同時亦須催促其他學徒工作。」



[9] 每一種名法都有幾個近因;目標與相應名法可作為每一種名法的近因,因為缺少了以上兩者,沒有任何名法能夠生起。依處色也可以作為五蘊界一切名法的近因。但聖典通常只列出最主要的近因。



[10] 或不斷地拭擦目標(arammananumajjana)。



[11] 譯按(摘自帕奧禪修手冊)悚懼智是覺知:一、生之厄難,即結生生起的苦難;二、老之厄難,即老的苦難;三、病苦;四、死苦;五、墮惡趣之苦;六、過去生死輪迴為基因之苦;七、未來生死輪迴為基因之苦;八、尋食苦,即在今世為了尋食與財富之苦。



              省察這八項時,與愧相應而生起的智是「俱愧智」(sahottappabana),亦名為「悚懼」。由於具有此悚懼智者多數會很熱忱且精進地修善,如佈施、持戒、禪修等等,因此悚懼智是導致精進的近因。



[12] 譯按:八精進事viriyarambha-vatthu是:



一、遠行之前省思遠行時沒有時間修行,所以在遠行之前加倍精進。二、遠行之後省思遠行時沒能好好修行,所以在遠行之後加倍精進。三、工作之前省思工作時沒有時間修行,所以在工作之前加倍精進,四、工作之後省思工作時沒能好好修行,所以在工作之後加倍精進。五、生病時省思病情可能會惡化,所以趁早修行。六、病癒後省思生病時沒能好好修行,所以在病癒之後加倍精進。七、得不到足夠的食物時,省思吃得少即身輕好修行。八、得到許多食物時,省思吃得飽有力氣修行。



[13] 在經中,欲常用以作為貪與貪欲的同義詞,所以也作不善欲解。但諸經在某些情況解說欲為善行的潛力,即當其欲是「欲棄除不善法」和「欲獲取善法」的時候。可參考《長部經廿二》或《中部經一四一》對正精進的詮釋。




[14] 由於這兩個不善心所與慚和愧美心所相對,若把它們互相對比,則能更全面地了解它們;見節五。



[15] 因為會見聖者能夠導致他聽聞防止心執取邪見的佛法。



[16] Ketukamyata 直譯為「欲高舉旗幡」(自我標榜)。



[17] 因為慢只生起於與邪見不相應的貪根心。



[18] 九或十種瞋怒事:



1     當想到「過去他曾做了對我不利的事」而感到生氣。



2     當想到「現在他正在做對我不利的事」而感到生氣。



3     當想到「未來他將會做對我不利的事」而感到生氣。




4     當想到「過去他曾做了對我親愛的人不利的事」而感到生              氣。



5     當想到「現在他正在做對我親愛的人不利的事」而感到生              氣。



6     當想到「未來他將會做對我親愛的人不利的事」而感到生              氣。



7     當想到「過去他曾利益我的敵人」而感到生氣。



8     當想到「現在他正在利益我的敵人」而感到生氣。



9     當想到「未來他會利益我的敵人」而感到生氣。




10 對不應生氣之事感到生氣,即無理之怒(atthanakopa)。(關於首九項,見《長部經卅三》)




無理之怒即毫無理由地生氣。《殊勝義註》裡有提及瞋行者(dosacarita,性格易怒者):



1        想到「雨下得太多了」而感到生氣。



2        想到「沒有下雨」而感到生氣。



3        想到「天氣太熱」而感到生氣。



4        想到「天氣不熱」而感到生氣。




5        想到「起風了」而感到生氣。



6        想到「沒起風」而感到生氣。




7        由於不想掃地而對掉在地上的樹葉感到生氣。



8        由於風太強,使到自己不能整齊地穿袈裟,而感到生氣。



9        由於不小心踢到樹樁跌倒,而對它感到生氣。



[19] 對於完整的比喻,見《彌陵陀王問經》;亦引用於《殊勝義註》巴:頁一一九至一二;英:頁一五七至一五八。



譯按:如在一條有許多鱷魚、鬼怪、鯊魚、夜叉等的大河兩岸,各站著一大群膽小的人。一位英勇的戰士來到河邊,問道:「為何你們都站著不走?」他們答道:「由於太危險了,所以我們不敢渡河。」而他即拔出利劍說道:「不用怕,跟我來吧!」就驅除前來的鱷魚等而渡過了河。如此他安全地把此岸的人群帶過彼岸,也安全地把彼岸的人群帶至此岸。所以信是前導,是人們佈施、持戒、守布薩、修行的前提。由此而說:信的特相是淨化與啟發。──譯自《殊勝義註》




[20] Apilapana (不漂浮):諸論師解釋念為把心穩定於目標,像石塊般沉入水中,而不像葫蘆般漂浮。



[21] 譯按:捨無量心(捨梵住)的特相是中捨地對待諸有情;作用是平捨地看待諸有情,不憎恨也無喜愛;現起是滅除對諸有情的憎恨與喜愛;近因是自業正見智(kammassakata sammaditthi-bana)。此智得見諸有情只擁有自己所造的業為財產,人們不能因為他人之願而:



1        快樂。(意即若有人散播慈愛給他,他也不能因此而快樂起來。)



2        得以脫離痛苦。(他不能因為他人修悲心觀之願,而得以脫離痛苦。)




3        使既有成就不退減。(其成就不能因他人修喜心觀之願,而得以不退減。)──摘自帕奧禪修手冊。



亦參見《殊勝義註》巴:頁一九三;英:頁二五九



[22] 下文是譯自《殊勝義註》(英、頁一三六至一三七):



「與善心相應的離有三種:一、雖然有機會造惡(而自然離);二、持戒離;三、正斷離。



(一)當他們沒有受持任何戒,但在省思自己的出生、年紀、經驗等等之下,說道『對我們來說,做這壞事是不當的。』因而即使在有機會(造惡)時也不違犯;這即是雖然有機會造惡(而自然離),就跟錫蘭居士札迦納(Cakkana)一樣。據說當札迦納還年輕時,他的母親患了某病,而醫生說必須以鮮野兔肉作藥。札迦納的哥哥即向他說道:『兄弟,去田裡找找。』他就遵命前去。其時有隻野兔到田裡吃菜,見到他來即驚跑,而不小心被蔓藤纏住,嚇得嘰哩嘰哩直叫。札迦納尋聲前往,捉到了那隻野兔,心想:『我將以此為母親作藥。』然而,他又想道:『為了我母親的生命而殺害另一者的生命是不當的』所以就把那野兔放走,說道:『走吧,跟森林裡的其他野兔一同享受草與水去。』當他的哥哥問他:『兄弟,你有捉到野兔嗎?』他就告訴哥哥一切經過。他的哥哥因此就責罵他。他就去到母親面前,宣說真實語道:『自從出生以來,我不曾刻意殺害任何生命。(以這真實語,願我母親健康快樂。)』而他的母親因此即刻病癒。(譯按:真實‘sacca’是十波羅蜜之一。若人生生世世勤修此波羅蜜,而不曾打過妄語,只要說句真實語再發願,依此波羅蜜之力即有可能得償所願。)




(二)受持戒之後,不論是在時限之內或之外,不計死亡之苦亦不犯戒即是『持戒離』,這就跟一位住在北富山(Uttaravaddhamana)的居士一樣。據說,從住在安巴利亞寺的檳加拉護佛長老(Pivgalabuddharakkhita Thera)之處受戒後,他回去耕田。其時他有隻牛走失了。當他上北富山找那隻牛時,他不幸地被一隻大蟒蛇捆住。他心想:『我將以這利斧斬斷它的頭。』繼而他想:『在從師父之處受戒後把它們給破了是不當的。』過後他再三想道:『我將捨掉自己的生命,但絕不能捨棄此戒。』想後他就從肩上把該利斧連柄丟到森林裡。其時那大蟒蛇即刻把他放開遠去。



(三)應明白『正斷離』是與聖道相應之離。一旦聖道生起,諸聖者連『我們將殺生』的念頭也不會再有。」



[23] 譯按:如之前所提到,每一種名法的近因都不只一個,而特相等也可以如此。在此舉出《殊勝義註》(英、頁八四)所列的所有善心共有的特相等等:「善的特相是沒有瑕疵、有好報;作用是摧毀不善;現起是清淨;近因是如理作意。或者,善的特相是與不善對抗;作用是清淨;現起是可喜的果報;近因是如理作意。」



[24] 應注意雖然悲心所涉及悲愍受苦難的人,它並不會有只屬於不善心的悲傷或憂愁。



[25] 譯按:五門心路過程只能緣取屬於欲界法的五所緣之一為目標。對於意門心路過程,屬於果報心的彼所緣只能在緣取欲界法為目標時生起。所以在緣取概念法為目標的意門心路過程裡,生起的只有屬於無因唯作的意門轉向心,以及屬於善,或不善,或唯作的速行心。